解,改良西瓜是運氣。別的種她想改到後世的水平,不一定能成。
一口寒瓜吃的在座幾位老大人老淚縱橫,連聲的稱讚。王姝對這些讚歎沒有太放心上,畢竟她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拾人牙慧。真正值得被銘記的,還是開創了農科先河的先烈們。王姝跟蕭衍行單獨用了飯,其他事情交代到明日,就回去了。
她在試驗田裡轉悠了一下午,此時天色已晚。
夕陽西沉,北郊不遠處的山林早已樹影重重。一些老大人也上了年歲,雖然跟著王姝跑了一下午沒喊過累,其實早就累得不輕。有些體虛的,坐在地上好久沒緩過氣來。
蕭衍行於是命人送這些人回紅楓別莊。
老大人們再依依不捨,也只能先回去。剩下的,只等明日再來看。
原本這些人來臨安縣,待個一兩日便走。但看過試驗田後所有人都改了主意,要將小麥區域也看完。畢竟西北這邊兒旱地比水田多,水稻不是大頭,小麥才是大頭。再來,他們也想親眼見見美夢,多看這些東西幾眼,彷彿通向未來盛世的大道都康坦了不少。
推行農科屬不是簡單的一句話,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除了機構上需要科學設定,更難的問題是推廣。
良種是需要推廣的,不推廣,在這訊息閉塞的古代,農民們就只會按照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種植經驗繼續種。必須將切實的良種優勢廣而告之。農戶們才會願意捨棄舊種,購買新種。種子自然不能無償發放,得有償地出售。否則就算王家體量巨大,也經不住這樣無償做慈善。不過這個價格如何商定,得靠基層的人去調研。調研出一個合理的價格,讓所有底層百姓都買得起。
且購買良種還得核實身份,王姝可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改良的良種,最後肥了世家大族的腰包。
這一系列的事情,需要精細的設定和分化。王姝對政治和實操方面的敏銳度不夠,這些事情還得蕭衍行去安排。他得制定出防護政策,保證農科屬是服務於廣大貧民的。
累了一天,王姝回到王家小院到頭就睡。
蕭衍行這逆天的體力,他時間緊迫。西北邊防少不了他,如今農科屬這邊也勢必要以雷霆的威懾建設下去。就如同王姝所說的,要想良種真正的惠及百姓,蕭衍行要做的工作比王姝的更困難。他面對的是涼州這邊的所有世家大族、富商富戶,大慶的律令,以及政策的弊端。
這麼大一塊肥肉一旦曝露出來,聞著肉味兒追過來的豺狼虎豹不會少。更別提蕭衍行所做的許多改革,衝擊到大慶貴族階層的利益,可能會引起一部分人憤怒和強烈抵制。
蕭衍行這一夜沒睡,召集了諸多謀臣,在書房徹夜商討農科屬的設立等問題。
……
與此同時,巴蜀這邊隋家開始準備出嫁隋暖枝的事宜。
皇帝詔書下達皇子府之前,隋家就已經得知了皇帝將世子之位賜給庶長子一事。隋家其他人如何憤怒且不說,隋月生做主將婚事進行
到底(),自然不敢這時候提出異議。隋暖枝也很快接受了現狀。畢竟與皇長子見過面√()√『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隋暖枝已經事先知曉了自己的未來,不會為這點小事有所動搖。
事實上,她與蕭衍行鄉間談過的事情,與隋家原本的打算存在差異。
隋家雖然因為沒能在推動蕭衍行恢復太子之位一事上發揮作用而喪失底氣,卻不代表他們會放棄皇長子妃所代表的所有利益。隋家當初之所以乘火打劫,以姻親關係套牢了皇長子,為的就是攀附權勢。他們打算以舉族之力助蕭衍行登位,本意自然不是看中一個皇子妃的身份。
隋家想要的,是與未來帝王密不可分的關係,長久的權勢紅利,以及一個屹立不倒的中宮之位。
然而姻親關係並非密不可分的。畢竟皇后之位能立便也能廢,妃位有功也同樣能扶正。只有誕下皇子,有了皇家血脈,外姓與皇族的這份關係才會變得密不可分。若是運氣不錯,再得一個出色的中宮嫡子,隋家的將來才會屹立不倒。
可蕭衍行壓根沒打算給隋家子嗣,別說皇子,連公主都沒打算給。
這個現實,隋家家主隋月生可能有所察覺,但心中是抱著一絲僥倖的。隋家其他人就不必說,理所當然地認為隋家就該生嫡子,隋暖枝就該坐穩中宮之位,隋暖枝的嫡子將來就該是太子。隋暖枝知道與父兄說不通,所以根本沒將蕭衍行的這個意思傳達到。
她一直覺得隋家所圖太大,且未免貪心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