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五章

均畝產約莫是四百斤左右。最好的能達到四百二十斤,差一點的也有三百五十斤以上。這一代的雜交結果,換算成畝產量,提高了百分之九。

也就是說,在原先畝產四百斤的體量上,收成拔高到了四百三四十斤。

當然,這是在沒有脫殼之前的產量。脫殼之後,還得看作物總體的質量,煮熟後的口感,澱粉含量,以及營養價值。最重要的,是看有品質變化。

王姝心情有些激動,畝產量提高這麼多雖然有可能是偶然事件。但找出了關鍵因素,透過定向培育,就能將偶然事件變成必然事件。穩定性狀以後,就能得到新一代的優良品種。苦於古代沒有專業的檢測裝置和實驗團隊,若是這些配備齊全,她就能從土壤到空氣到時間等等各個方面逐步分析。

“主子,怎麼這個稻種結果這樣多?”芍藥雖說第一次種田,但在田地裡混的時間長了。聽老農佃戶們聊的,也清楚一般田地裡糧食的收成如何。

芍藥鈴蘭兩個人眼睛都亮晶晶的。巴巴兒地看著王姝。

“自然是有法子培育出來的,不然我這大把的好時光耗在田地裡作甚?”王姝也不能說的太明白,她爹費盡了心機替她藏,她自然也得學聰明些:“交代下去,這事兒不能外傳。”

兩人本就是機靈人,一聽這話,立即就意識到嚴重性。點點頭:“主子安心,奴婢省的。”

不是隻有一種畝產量有提升,六個雜交種,其中四個都有了明顯增產的情況。另外兩個產量沒多大變化,其中一個細究之下還有減產的跡象。

但這都是正常想想。王姝做組合雜交實

驗,就是為了看到不同組合的可能性。若全都是成功增產的,那就沒有實驗的必要,隨便雜交了。

吩咐下去,分別裝好貼了標籤,又分別留了種。

王姝自己親自做實驗資料的記錄。等記錄完全整理出來,她又吩咐芍藥每個品種的水稻都取一部分出來,舂米看品質。舂米有專門的石臼和碓床,佃戶們自會去舂。

等米舂出來,王姝又每一樣仔細觀察了色澤和顆粒。雜交出來的六個品種,顯出了挺明顯的不同。原本粘性比較大的糯米,因為雜交,出現了粘度降低,米粒變長的變化。煮熟後的口感也介於兩者之間,不似糯米那般軟糯,口感卻更鬆軟。

六個品種按照口感變化做區分,四個明顯增幅不錯的米中,一款的口感明顯變差。

煮飯時也存在了吃水不同。口感變差的這款米出飯率極高。往往同樣一勺米,煮出來要比別的米高出一截。米質也比較脆,稍稍碾壓便碎了。

這種米的質感就有些像後世的秈米,營養價值肯定是稍稍低於粳米的。

可若不論口感,只求出飯量和飽腹的效果,這個米的種植價值就比其他的高。

王姝心裡做著各項性徵的總結,將每樣米都嚐了。其中產量減產的米,煮出來意外的好吃。顆粒偏短,圓潤飽滿,色澤也比較的清透。煮出來的飯吃到嘴裡有清甜的味道,彈牙還軟糯。比傳統的糯米要香甜的多。感覺若是打成年糕,估計會十分好吃。

這個收穫,王姝是有些意外的。這難道叫濃縮的就是精華麼?

產量變少了,米質提高了。

心裡嘀咕著這些廢話,她每一筆的記載卻十分嚴謹。王姝為了仔細記清楚這些米的特性,耗費了兩天的功夫。不等她將實驗資料整理完全,查了快兩個月的毛氏之死,案子終於有了結論。

毛氏的死乃情殺,兇手正是跟她有一腿的張耀民。

據說,毛氏是因為得知了張耀民即將迎娶縣令之女而心生嫉恨,給張耀民的飯菜裡投老鼠藥。沒能毒死張耀民,反倒是害得二房的孩子遭了殃。張家二房有個嘴饞的孩子,偷摸地吃了毛氏給張耀民做的雞湯。當天晚上就口吐白沫,死在了床上。

張家二房的媳婦起先不知道,在知曉了內情後恨得要命。死活要找毛氏算賬。

結果這毛氏忽然之間不知了蹤影,消失在了張家。而張家老二自然不罷休,四處打聽。在打聽的過程知曉了一樁事。

自家孩子偷吃雞湯不是偶然,是張耀民故意拿好東西逗孩子,才引得孩子嘴饞。

二房媳婦新仇舊恨的,連帶著張耀民一起恨不得讓他們死。去找張家老夫妻倆伸冤求做主,結果老夫妻就只顧偏心有出息的大兒子,根本不管二房死活。她孩子都死了,老不死的卻叫他們夫妻忍,還把老二媳婦關在屋裡不讓出來。

二房媳婦恨不得讓一家子為她孩子陪葬,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