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3部分

抬起了前蹄,而關羽縱身而起,腳踩馬頭,驚若天神,衝著龐德從上方一連砍出了上百刀。

漫天的光影席捲而來,讓人分不清哪條才是真的,龐德心中大驚,揮刀接招,不想大刀卻被捲入其中,反而改變方向,衝著自己刺來。

龐德急忙一催胯下白馬,頃刻間退出了幾十米,總算躲過了關羽的一擊。而自己那柄大刀已然刺入泥土之中,還在微微抖動的發出嗡嗡的顫聲鳴響。

“哈哈,如此泛泛之能,也該叫囂於關某一戰,不知死活。”關羽橫刀立馬,威風凜凜,仰面望天,氣沖霄漢。

就在此時,丟失大刀的龐德卻突然策馬再次前來,身子也迅速彎曲,伏在馬背之上。

關羽不以為然,以為龐德是想取回自己的大刀,也罷,隨他取走,否則勝之不武。

然而就在龐德大手剛剛握到刀柄那一瞬間,他卻猛然改變了方向,飛速取出了弓箭,搭弓射箭,一氣呵成。

關羽只覺得一股氣流撲面而來,連忙一低頭,剛才太大意了,到底沒有躲開,竟然被這支箭射中了頭盔。

龐德的這支箭,鋒利異常,將鐵質的頭盔射透,一截箭頭碰到了關羽的額頭,頃刻間血流而下。

“父親!”

“關將軍!”

關平和廖化齊齊奔出,擋住了龐德將關羽救下,一看關羽受傷,大軍立刻不戰而退,而龐德見這邊勢眾,也沒追趕,敲鑼打鼓,返回了大營。

居然被龐德逆襲戰敗,關羽顏面盡失,氣得鬚髮皆張,好在箭頭只是劃破了皮肉,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敷藥幾日就可痊癒。

“我誓報此一箭之仇!”關羽暴怒道。

眾將都來苦勸,待傷好再戰龐德不遲,關羽終於壓住了火氣,又找陌千尋商議對策,陌千尋的建議很簡單,敵軍士氣正盛,不可強攻,還需待其鬥志消退,再行進攻。

這一次關羽採納了陌千尋的建議,吩咐嚴密防守,不要與龐德交戰。而龐德箭射關羽,傲氣非凡,居然幾次驅兵前來叫陣,騎著那匹白馬走來走去,倒是落得了一個白馬將軍的美名。

相峙數日之後,進入了八月,大雨滂沱,多日不停,漢江水漲,洪流遍地。關羽嘆息連連,真是天不助我也,那龐德論智勇,皆不如自己,只怪上次太過大意,更不該對其有仁慈之心,反而差點丟了性命。

因連日大雨,軍中士兵叫苦連天,關羽就想退兵,而陌千尋望著接天大雨,卻突然想起了王寶玉說過的四個字,正是水淹七軍。

于禁、龐德所起兵馬,正是七路大軍,陌千尋此刻終於明白這四個字的含義,勸阻關羽不要離開,他自有妙計可破曹軍。

966 水淹七軍

關羽不太相信,疑惑的問道:“如今大雨不止,不知陌軍師有何妙計?”

陌千尋拿過地圖,指點著說道:“我軍所在之地,乃山丘地帶,而敵軍卻在平原,正可借大水淹之。”

關羽恍然大悟,不禁哈哈大笑,盛讚陌千尋妙計:“以前曾有人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今日依我看,得陌軍師亦可也!”

陌千尋臉上一寒,沒有接這個話茬。隨即,兩個人經過一番商議,決定在距離曹軍十里之處的貞口川展開行動。

貞口川的形狀宛如一個巨大的漏斗,兩側山谷高聳,漏斗口面向于禁、龐德的大營,後有一條几里長的山谷小路,可直抵漢江。

關羽立刻調派兩萬兵馬,冒雨到貞口川的前方堆砌土石,形成一道高達幾十米的環形堤壩,與此同時,又派出一萬兵馬,從貞口川的後方,開鑿水渠,引水進入山谷。

此時的于禁和龐德也處在進退兩難的境界,連日的大雨根本無法前去挑戰關羽,而士兵們渾身**,病倒者與日俱增。

于禁、龐德想要撤回樊城,卻聽說樊城已經進水,正在全力的抗洪救災。

如果關羽此時去打樊城,只怕樊城很難保住,于禁、龐德本著為樊城擋住關羽大軍的目的,並沒有撤回,依舊在雨水之中堅持。

襄陽地勢較高,在洪水中安然無事,曹仁見樊城危急,連忙率領兩萬兵馬進入樊城,跟老百姓一道對抗洪水。

又過了十幾天,大雨依然沒有停歇的意思。而關羽派出的軍隊,卻已經在貞口川那邊,圍堵形成了一個高達幾十米的堰塞湖,水勢滔天。

謀士滿寵總覺得事情不對頭,如此大雨,根本不能交戰。曹軍堅守是為了樊城的安危,那麼關羽為什麼同意遲遲不退去,其中定有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