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9部分

孫權無語,剛想放棄這個想法,手下謀士虞翻出列道:“某有一計,可令關羽與江東交好。”

“說來聽聽!”孫權急忙說道。

“聞聽關羽有一小女,年方十歲,喚作關銀屏,與少公子年歲相當,可遣使聯姻,如此一來,關羽則不足慮也!”虞翻得意洋洋道。

孫權頓時面露喜色,此計一舉兩得,一則可以不跟關羽發生衝突,進而聯軍奪取襄陽,退而求其次,如果關羽的女兒在江東,對關羽也是一個有效的牽制。

“此計甚妙!”孫權高興道。

“臣以為不可!”長史顧雍提出了反對意見。

“有何不可?”孫權面露不悅。

“關羽傲慢之輩,又對江東頗有敵意,怎肯嫁女?如若提親,反遭其拒絕,自取其辱也!”顧雍道。

“顧長史此言差矣,想我江東兵強馬壯,民富國豐,主公貴為侯位,雄霸一方,少公子天資卓絕,又生得唇紅齒白,倒是那關羽高攀!”虞翻道。

“高攀?哼!想我江東郡主孫尚香,到了彝陵多年,卻從未曾聽說其有何尊榮!”顧雍也有些急了,把孫尚香給搬了出來。

孫權的臉色立刻就變了,妹妹的婚事一直是他心頭病,手下臣子都敢當眾議論,不知民間該有多少市井之徒大加渲染嘲諷。

儘管對顧雍的話很不滿意,孫權還是忍住沒有發作,冷聲道:“此事不必再議,即刻遣使去往南郡!”

以前這種事兒都是魯肅出面,如今魯肅沒了,必須在選一個妥當的人選才行。見孫權掃視下方,眾人紛紛低頭,誰也不想接這個任務,關羽可不是好說話的人。

孫權思量半天,目光鎖定了人群中的諸葛瑾。諸葛瑾忠厚仁義,長者風度,前番討來三郡頗有功勞,況且他還是諸葛亮的親哥哥,關羽一定不會有過分之舉。

“子瑜,勞煩去一趟南郡如何?”孫權客氣的問道。

諸葛瑾一臉不情願,但既然被點名了,也只好答應:“臣願為主公分憂!”

諸葛均一直在兄長諸葛瑾的府上,也沒個正當職業,好吃懶做那夥的,聽說兄長要去南郡,諸葛均懇求一同前往,當大哥的也想讓他鍛鍊一下,便答應了下來。

幾天之後,諸葛瑾和弟弟諸葛均一道,帶領一隊人馬,連同價值不菲的聘禮,從建業出發,乘舟沿江而上,前往南郡城拜會關羽。

對於這一次的任務,諸葛瑾信心不足,在他的眼中,關羽一介武夫,傲氣凌人,可是個難纏的角色。

於是,諸葛瑾一路反覆思量,滿心想促成這件事圓滿交差。最後他還是想起了一個人,正是王寶玉同志。

想起王寶玉,諸葛瑾的心情非常複雜,當年那個遊手好閒、寄人籬下的小人物,除了黃月英把他當成親弟弟,諸葛亮把他當成小書童以外,實際上跟僕人的身份也差不多,誰拿正眼瞧他一下?

也不能怪眾人勢利,當初的王寶玉,悶嘴葫蘆似的,三腳踹不出一個屁來,傻乎乎的,還有瘋病,沒想到跳河自殺後竟然腦袋清醒了,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如今王寶玉已經貴為漢興王,聲名赫赫,諸雄都要給他幾分面子,諸葛瑾感嘆不已,果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回頭再看看自己這個小弟諸葛均,跟王寶玉那小子年紀相差不多,如今卻還是個廢物,甚至來媳婦都沒娶上。

王寶玉跟關羽是結義兄弟,如果他肯出面幫忙,提親的成功率就會大大提高,於是,諸葛瑾果斷決定,先去彝陵城拜訪王寶玉。

隊伍在彝陵城外停了下來,諸葛瑾吩咐眾人原地等候,帶著諸葛均一道,步行來到了彝陵城下,向守城計程車兵通報了姓名,想要見一見巴公王寶玉。

一聽說諸葛兄弟來了,王寶玉沒端架子,連忙親自出城迎接,順便也叫上了姐姐黃月英和外甥女諸葛果。

930 相差萬里

諸葛瑾依舊還是大哥的風範,表情沉穩,不苟言笑,而旁邊的諸葛均,也是三十多歲的人了,卻還是一副嬉皮笑臉的樣子。

諸葛均一看到王寶玉,立刻要過來熊抱,被諸葛瑾給暗中扯住了。兩人連忙上前施禮,見過巴公。

“嘿嘿,怎麼一家人反而生疏了,叫我名字就好!”王寶玉笑道。

諸葛瑾連忙拱手錶示感謝,一時間倒也找回些當大哥的感覺,看到王寶玉西裝革履的古怪模樣,微微皺眉:“寶玉,怎如此奇怪打扮?”

“這麼穿比較舒坦嘛!看習慣了就好。”王寶玉嘿嘿一笑。

“大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