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第四軍總後勤處,專職為大軍沿途籌集糧草。原本剛才就準備跟您老說,結果沒等開口,先遇到了小弟的事情!”
“你,你。。。。。”常老四的心臟瞬間徹底沉到冰水中,胳膊大腿兒一起打起了哆嗦,“大,大總管府不是,不是隻,只徵召學生麼?你,你,你一個商號的大夥計,怎麼,怎麼有資格去應募?”
“我不但是瀚源商行的襄理,還是華夏復興社的社員。”常富貴看了自家祖父一眼,很自豪地給出了答案。“我們華夏復興社成立於今年六月,總部就設在大總管府內。社中兄弟姐妹,個個以追隨大總管,復興華夏為己任。北伐之事,乃華夏復興的關鍵,我們復興社怎麼可能袖手旁觀?!”
第三十一章 異變
第三十一章異變(上)
“復興社?朱某還是終身盟主,子孫往繼?”同一時間,朱重九在大總管府裡望著祿鯤、張松、羅本,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高啟的少年,滿臉愕然。
自己出徵在外這短短几個月,淮揚居然冒出來了一個“政黨”。雖然他們自己管自己稱為一個以切磋詩詞和品評時政為目的的文社。但事實上,無論其組織機構,還是其結社綱領,除了首領世襲這一條之外,其他已經跟朱大鵬記憶裡的黨派差不太多。
“請,請主公恕卑職失察之罪!”內務處主事張松,絕不敢將自己跟其他人混在一起,上前施了個禮,搶著澄清,“卑職在數月之前,就發現祿大人與高教諭聯合了百十名學子,在報紙上跟各地腐儒針鋒相對。但屬下當初只是以為他們在以文栽道,並且他們的文章也的確打擊了各地腐儒的囂張氣焰,令朝野上下都耳目一新。所以,所以卑職就沒有讓內務處過多留意此事。直到,直到前幾天主公凱旋而歸,復興社組織人手到碼頭上恭迎。卑職才發現此社在短短數月,規模竟變得如此龐大。然而因為該社涉及人數甚眾,以往各朝也無此先例,卑職亦不知道該如何對待。故而今日特地約了社中幾位骨幹,一道來主公面前請求定奪!”
幾句話,將復興社的來龍去脈,說了個清清楚楚,同時也將他自己的責任,摘了個乾乾淨淨。復興社最初的確是文社,並且始終在為大總管府的新政搖旗吶喊,內務處沒必要去找他們的麻煩。而後來,即便發現文社已經迅速變成了一個匯聚了眾多官員、讀書人、商販和熱血少年為一體的龐然大物,內務處也沒勇氣去找麻煩了。畢竟兩位副盟主分別是朱重九的老丈人和心腹愛將,無論其中任何人拍下一個巴掌來,都可以讓他張松吃不了兜著走。
“最初結社的目的,的確只是想正本清源,恢復聖人遺訓原貌。”沒等朱重九介面,祿鯤也趕緊上前,紅著臉跟自家女婿解釋。
雖然按輩分,他是朱重九的老丈人。但自古以來,歷朝歷代對外戚干政,都非常厭惡。一下子弄出這麼大的派系來,他可不想引起朱重九的誤會,進而影響到祿雙兒在“後宮”當中的地位。
“讓復興社敞開大門,廣納英傑,乃是微臣的主意。”同樣面對著朱重九,揚州知府羅本就從容得多。他了解朱重九的秉性,同時也相信只要自己所作所為是出於一番公心,即便不合自家主公的意思,頂多也就是將復興社解散掉,絕對不會受到什麼太嚴厲處罰。
“微臣數月前親眼目睹主公遇刺,退而窮究其因,發現此乃外界輿論黑白顛倒,而我淮揚大總管府內部,視聽也紛亂不堪所致也!”稍微看了看其他幾個同伴的臉色,羅本繼續大聲補充,“故而,微臣便以為,欲避免給宵小之徒可乘之機,光憑著軍情和內務二處嚴防死守,恐怕依舊會有許多疏漏。不如直動出手,自己結成一社,上求古聖絕學之正解,下結士工農商之精英,令腐儒宵小,及其他心懷叵測之徒,再也找不到下手之處。未戰,就已經失了先機!”(注1)這句話,的確鞭辟入裡。用朱大鵬同一時代的說辭來解釋就是:朱重九在數月前之所以會遇刺,表面上是胡大海教子無方,徐達用人失誤所致。事實上的真正原因,卻是由於外部受到天下腐儒的輿論攪局,而內部人心也出現了混亂的緣故。而光憑著軍情和內務兩處的細作,嚴防死守,難免今後還會有同樣的疏漏出現。所以不如主動進攻,一邊跟腐儒們爭奪對傳統儒家精義的解釋權,搶佔輿論制高點。一邊在官方和民間結社,組成一個類似於以往“洛學”、“關學”那樣的學術與政治的混合體,依靠眾人的力量,粉碎敵對各方的陰謀詭計。
然而,在場眾人當中,對政黨的瞭解,有誰又能超過擁有兩世記憶的朱重九?其越是早期,不確定性越大。特別是在資訊傳遞不發達,讀書人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