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0部分

那邊留有餘情。

“吳將軍乃武將,自然期望馬上博取功名!”劉伯溫退開半步,輕輕拱手,臉上的表情卻顯得非常不自然。

他之所以選擇加入朱重九的幕府,很大原因是由於脫脫在睢陽炸開黃河殺人,徹底激發了他心中的義憤,令他再也無法忍受一群殺人惡魔在華夏大地上肆虐。另外還有一個不欲被人知道的原因則是,他希望透過自己的潛移默化,對朱重九施加影響,讓後者不至於背離儒家理念過於遠。

很顯然,後一種努力至今收效甚微。不光是朱重九一個人離經叛道,淮揚大總管府裡頭絕大多數文武,如今都對程朱之學深表懷疑。甚至還有一群讀書人,以羅貫中、馮國用兩人為核心,隱隱形成了一個新的流派。公然宣佈要復古,越過程朱,直接投入亞聖孟子門下。要“求仁”,要“格物”,要兼修並蓄,接納百家之長。

這令劉伯溫覺得非常憤懣,也非常孤獨。雖然他身邊也有一群堅持程朱理學才是正道的追隨者,但比起羅貫中和馮國用等人對整個大總管府的影響,卻勢弱得多。特別是在對軍隊的影響力上,雙方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好在淮安軍如今整體發展迅速,上升通道極多,所以大夥彼此之間雖然政見不合,卻依舊停留在君子之爭的程度,不至於黨同伐異。否則,即便有朱重九的無條件支援,劉伯溫也早就被遠遠地踢出決策圈了,根本不可能還挺立到現在。

“大總管這邊,真讓人羨慕。所有話都能拿在明白處說,誰都不用藏著掖著!”作為今天爭執的導火索,唐子豪比在場任何人都尷尬。趁著還沒被淮安軍殺人滅口之前,趕緊出言給大夥找臺階下。

“不怕爭執,整個議事堂裡只有一個聲音在說話,才最可怕!”朱重九自己也覺得不太舒服,立刻順著唐子豪的話頭往下走。“在做出最後決策之前,什麼話都可以說。但做出決策之後,無論贊同還是反對,都必須不折不扣地去執行!”

“大總管此言甚善!”唐子豪聞聽,大笑著撫掌。

“總不能將精力都花費在內耗上!”朱重九搖搖頭,也笑著回應。“朱某這邊本錢小,耗不起!”

二人一搭一唱,心照不宣地將尷尬的氛圍化解了開去。至於唐子豪當初給淮安軍的提議,到底是否包藏著禍心,連帶著也無法繼續深究了。

“伯溫剛才說得也在理!一口氣吃下五路之地,的確超過了我淮安軍當前的最大能力!”看看氣氛已經緩和得差不多了,朱重九笑著將話頭又轉到了正題上,“所以唐左使先前的提議,本總管恐怕無法採納了!還請唐左使不要太失望得好!”

“不妨事,不妨事!唐某隻是想對大總管有所回報而已!”唐子豪笑了笑,客氣地擺手。“大總管具體怎麼做,當然要自己來決定。唐某豈敢胡亂置喙?!”

“但太平路,我軍卻不可不奪!”朱重九衝他友善地點點頭,再度將目光轉向劉伯溫,“所以,還得勞煩劉參軍帶領一眾參謀,儘快拿出個新的作戰方案來。發揮我軍在水面上的優勢,避開康茂才的主力,直撲採石磯。此戰,以取得太平、集慶、廣德三路為目標,至少,要把太平和集慶兩路握在手裡。”

“取天下在仁,而不在兵戈之利!若是。。。。。。”劉伯溫的身體又迅速僵硬,皺著眉頭勸阻。然而話只說到一半,卻又被他自己吞了下去。陰沉的臉上,寫滿了苦澀。

如果淮安軍只取太平、集慶、廣德三路,跟張士誠和彭瑩玉兩人起衝突的可能就會大幅度降低。唯獨對朱重八那邊,構成了半包圍狀態。令後者的發展空間被嚴格限制於廬州一地,除非向西或者向南殺出一條血路,否則就只能坐以待斃。

而無論朱重八向西跟徐壽輝先打起來,還是主動挑釁淮安軍,恐怕都落不下什麼好結果。高郵之約明確規定有五年之期,找到充足的藉口之後,淮安軍的一群虎狼之將,肯定不會再任由和州軍在自己臥榻之旁酣睡!

想起自己曾經在朱重八那邊看到的大治之世希望,劉伯溫就覺得心裡一陣陣發苦。但是他卻清醒地知道,換了任何人與朱重九易位而處,也不會對朱重八更為寬容。畢竟雙方最後還是要逐鹿中原的,而雙方的治國理念,又是那樣的格格不入!

“還是那句話,蒙古人沒退出中原之前,淮安軍不會主動向任何同道發起進攻!”彷彿猜到了劉伯溫心中的感受,朱重九笑著上前幾步,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跟天下豪傑都坐下來談談。無論大夥信奉的是孔孟之道,還是黃老之道,甚至明教的那些觀念,只要是為了這個國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