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部分

。老夫就不信,老夫集傾國之力,還造不出一模一樣的大炮來!”

“是!”李四立刻躬身領命。

看到他一板一眼的模樣,脫脫笑了笑,繼續說道,“至於朝廷的下一步發兵方向,就交給老夫去跟皇上關說。咱們兄弟倆一內一外,就是拼了性命,也要撐起大元這片殘山剩水!”

“這。。。。。是!”李四愣了愣,紅著眼睛點頭。殘山剩水這四個字,可用得實在有失妥當。然而看到脫脫才四十出頭,就已經花白了的頭髮。忍了又忍,他最終還是把提醒的話憋回了肚子裡。

他們主僕二人,都是蒙元帝國的一流人物。看到了火炮的威力,就試圖仿製,並且堅信大元朝憑藉著人數和材料雙重優勢,能迎頭趕上。然而,他們卻不知道,工業和科技的進步,並不是靠人頭堆,就能堆出來的。人數上的優勢,只是在初期,能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但規模效應發揮到一定程度,如果沒有技術上的進步和生產組織水平上的提高,產品數量和質量反而呈逆向增長,讓生產組織者始料不及。

作為半個工科技術宅,朱八十一其實對大規模生產管理方面,懂得也不太多。然而他所知道的那些至鱗片抓的東西,在後世也許是常識,在這個時代,卻是天書秘籍。稍加變通,就能給淮安軍原始的工業生產帶來爆炸性的影響。

比如說一個很簡單的流水化作業,朱大鵬那個時代,隨便找一家十個人以上規模的鄉鎮加工企業,都肯定自然而然地採用。誰都不覺得有什麼稀奇。而稍加變通之後拿到淮安將作坊裡頭,卻讓讓生產效率足足提高了三倍。以至於才用了半個月,黃老歪就逼著麾下所有工頭們拿各自的全家老小性命起誓,如有洩漏,可被淮安軍誅殺全族,屆時絕對不喊半句冤枉。

再比如說,四個時辰一班,三班輪換生產。對於習慣於每天一干就是七到八個時辰的匠戶們說,簡直就是消極怠工。然而當他們真的被組織起來,開始倒班的時候。才發現這種幹活的方式,可以讓單日產量提高一倍都不止。而相對而言,四個時辰倒班幹活,比每天熬上七到八個時辰,還是要輕鬆不少。

再比如說非關鍵部件外包,在朱大鵬的那個時代,幾乎是所有企業的必然選擇。但是在這個時代的淮安,卻連焦玉這種頂級大匠師,都表示無法接受。然而當朱八十一固執己見,將火槍的木託,炮車的車輪,以及板甲、胸甲上的零碎東西,都委託給城裡的手工作坊之後,大夥卻發現,這樣做,反而會讓將作坊自身,將精力全放在主要部件上。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林林總總,諸如此類的東西還很多。總之,在不知不覺間,蝴蝶翅膀的煽動頻率,已經逐漸加快。朱八十一肚子裡那些東西,在不斷改變的淮安軍,改變著淮安城。而這些看似細小且凌亂的變化,又以淮安城為中心,不斷向外擴散開去。影響著整個徐州紅巾,影響河南江北行省的各路義軍,影響著這個時代的整個中國。

憑心而論,蒙元帝國的野蠻統治,對華夏的人文精神,造成巨大大的破壞。但是蒙元帝國卻與某個時空上的辮子帝國不一樣,他們並不拒絕技術的進步。相反,他們還會將所征服地區的工藝和技術匯總起來,最大可能地應用到軍事和城市建設當中。

很多技術方面的積累,其實已經到了臨界狀態。只要有人能輕輕捅破那一層窗戶紙,就能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這層窗戶紙,如果沒人去捅破的話,卻足以繼續擋住人類的腳步上百年。

正如淮安軍賴以成名的黑火藥,從盛唐到兩宋再到元末,被當作軍中利器用了幾百年,各類配方也是數以百計。但如果沒有朱八十一的出現,要再過十餘年,才能被簡化為硫磺、硝石和炭粉三物混合。而被歸納出最接近於完美比例,還要再等到遙遠的戚家軍時代,才終於成為塵埃落定。

蝴蝶翅膀的輕輕煽動中,朱八十一醒來了。

蝴蝶翅膀的輕輕煽動中,朱八十一走到了淮安。

蝴蝶翅膀的輕輕煽動中,朱八十一開始施展自己最擅長的東西,將無一個巨大的手工作坊和無數個微小的手工作坊,緩緩推向工業時代。

一個前所未有的風暴眼,在黃河與淮河的交匯點上,悄悄地誕生。

一百五十七章 機床

一百五十七章機床

“吱——”匠師錢十五狠狠地吹響哨子,黝黑的臉孔板得緊緊,彷彿眼前正面對著千軍萬馬。

四名上身精赤的鐵匠學徒迅速躬下身,用槓子抬著剛剛鑄好的銅炮,邁動小碎步,向不遠處一個長長的石頭面兒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