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3部分

的道理。問題是,懂是一回事,能不能解決問題是另外一回事。後世北方有一個蘇維埃帝國,曾經花了幾十年時間去消滅了地主和資本家,然後有一夜之間,當初那些號稱一心替百姓辦事的人,就全變成了他們自己過去消滅的物件。並且做得比那些已經被被消滅的人,有過之而無不及。整個國家,也支離破碎。。。。。。

朱八十一在另外一個時空分支,政治學基本不及格。不懂,也無法理解那個所謂陣痛有沒有必要。他只知道,每天高喊忍受陣痛的人,從來就沒痛過。個個都撈得盆滿缽溢,全世界都留下了他們揮舞著鈔票的身影。而與之相對照的,是冬天因為交不起取暖費用而冷冰冰的屋子,還有屋子中那一雙雙絕望的眼睛。。。。。

這種輪迴,他沒勇氣嘗試。也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親手締造的政權當中。他是個工科宅加土著宅,胸膛裡跳動著的是一顆草民的心。無論如何,都做不到太上而忘情。做不到滿嘴流油,站在一地屍體上喊,“這都是為了將來而必須付出的代價。。。。。。。”

那都是他前世所鄙夷的人,他不能讓自己在半夜猛醒後自己鄙夷自己。

正迷茫間,卻又聽見朱重八說道,“其實不殺人也可以,把城外那些無主的瓷窯、作坊和徒弟都收到咱們手中,咱們自己招募工匠,成片地開瓷窯和作坊。然後弄出來的東西官府專賣。運到南方去換糧食。然後再把碼頭控制起來,對非官府所產的東西,全都課以重稅。用不了多久。。。。。。”

大國企!朱八十一的腦袋嗡的一聲,兩眼一片呆滯!

第二百四十六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第二百四十六章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上)

“總管,以屬下之見,此法可行!”參軍陳基沒注意到朱八十一的表現,接過朱重八的話頭,低聲分析,“自唐代起,揚州便有大量制瓷作坊。所產之瓷,雖然沒有吉、贛兩地精細,華美也不如汝窯、鈞窯,但兼具南北之長。並且佔著運河的便利,可以直接裝船行銷各地乃至域外。而制瓷一業,所需人工極多,剛好可以讓百姓以工代賑!”

“造船、制膠,還有紡布,也可以消耗大量人手!”參軍葉德新不甘居人後,在一旁快速地補充。

“把海門縣的水港擴建一下,可容納五千料以上的大船!早年間,常有大食人飄海而至,在海門換了河船到江都販貨。後來河港被泥沙淤塞,還換往他處!”另外一個參軍楊維楨想了想,也大聲補充。

“還有治漆、熬鹽,皆可以改為官辦。官府牽頭,讓百姓自己出力,換取餬口之資!”

“揚州的漆屏、木工,向來天下聞名。若能集中一些能工巧匠。。。。。。”

。。。。。。

受到陳基等人鼓舞,其他文職幕僚也紛紛開口。

拜蒙元的輕學政策所賜,淮安軍招攬來的文人,大都不排斥商貿。有的甚至自己就出身於商呂之家。所以很快,就給朱八十一出了二十餘種可以消耗海量勞動力的辦法。到最後,甚至連老進士逯魯曾都加入進來,低聲說道:“主公,依照老臣之見。此策可行。把工匠集中起來為主公出力,總好過他們被地方上的無良士紳任意宰割。此外,由我淮安軍直接將貨物發賣,還省去了商販的收購和轉手環節,無形之間,就讓百姓又少受了一輪盤剝!”

“唔。。。。”朱八十一揉著太陽穴,耳朵裡頭嗡嗡作響。

計劃經濟,統購統銷,這都是什麼和什麼啊。怪不得某偉大理想在另外一個時空的中國能生根發芽,長盛不衰。原來骨子裡,我們就生著這類基因!

要說對計劃經濟和官辦企業的理解,在座所有人全加起來,也比不上他一個腳指頭!畢竟他的另外一個靈魂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幾乎親眼目睹了整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並且親眼目睹了轉型期間的繁華和無序,痛苦與罪惡!

朱八十一知道,從某種程度上,陳基等人說得一點兒都沒錯。官辦工坊,統購統銷,在物資匱乏,交通能力有限的時期,的確具備有無以倫比的競爭力。任何私營工坊,在官辦的龐然大物面前,都只有俯首帖耳的份兒。否則,在另外一個時空的共和國初期,就不會有那麼多私營業主,哭著喊著要公私合營了。這裡邊雖然包含極大的政治因素,但從競爭力方面,當銷售渠道被官府壟斷之後,私營作坊和企業,也的確沒有跟大國企的一戰之力。

此外,大國企還有一個誰也比不了的長處,就是可以極大地替代一部分政府和社會的職責。生老病死,甚至解決鄰里糾紛,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