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出戰叫陣,兀朮忍著傷痛立於馬背出戰“你即受傷,陸子文從來不殺受傷之人”,扔給兀朮一瓶療傷聖藥,拍馬進入雁門關。

“道將軍,給敵人療傷說不過去”羅成雖然不解,卻也沒有埋怨。

“殺他容易,殺了他敵人還會出敵嗎?昨日他雖未勝,也未敗。自我率軍奪七關十八寨,匈奴一路大敗,而他是唯一一埸平局?你說匈奴士兵心中他的威信會低嗎”。

羅成臉色一變更是不解,這樣匈奴軍士豈不士氣大漲。殺了他匈奴士氣將會跌到谷底。為什麼不但不殺他,還送他療傷聖藥。

“傷他的是主帥,救他的是敵人。顯得誰更仁義。大唐王國仁義之師,匈奴狼虎之師。他日直搗匈奴王庭,大唐依然名正言順。此時他是匈奴軍將心中的英雄,主帥杖責於他,他心中可服?他麾下親兵沒有怨氣嗎”費盡腦汁找出藉口,眾人皆信服,就連道衝也嚇了一跳。

觀望兩軍武技,觀技才是道衝救下兀朮的根本原因。其他都是藉口,可是藉口說完,道衝心中多一絲明悟“行軍打仗最忌將帥不和,如果……”。

再遣一名布衣武士罵陣,僅僅罵了三句馬蹄聲傳來,匈奴偏將出陣迎戰“絕世殺將不來,其他人怕他做甚”。戰了十多回合,布衣武士佯裝戰敗逃回城裡。

匈奴士氣大漲,多少日了盡是窩火捱罵,今日終於出了口毒氣。

道衝微微一笑“再出一人戰之,不可殺敵”。

一日之間連戰八埸互有勝敗。卻沒有一人被殺,最多隻是掛彩了。

匈奴軍營慘叫不斷,今日匈奴出戰之人,皆受棍仗之刑。雖不致命,卻打得眾軍將心中怨氣大盛。一個個暗罵主帥楊凡不是東西,老子戰百勝之,有功無過。不獎也罷,反要受這棍杖之刑。

又過一日,布衣武士繼續叫陣,儘管出戰必受杖刑。可是匈奴軍中還是有人出戰,布衣武士乘機送上治傷良藥“昨日我兄弟敗了,想找回場子。既然他們受傷了,讓他們快快養好傷,和我兄弟一戰”。

一連數日,日日有人出戰,匈奴主帥也知道棍杖之刑無際於事。只好作罷,連續多日不見道衝叫陣,其他人叫陣,有勝有敗,率性兩耳不聞默許了。

“敵將究竟有什麼陰謀”楊凡思緒多日,終究還是沒有頭緒心中越來越不安“仙師,究竟何時才能回來,再這樣下去肯定會出大事”。

不是楊凡不想出敵,他比任何人都更加想戰。可他知道破奴將軍在此,那怕雁門關只有百人,也固若金湯。更何況還有另人聞瘋喪膽的燕雲十八騎。

連續半個月匈奴人爽了,可是四百布衣武士十分不爽“將軍,總不能讓我們一直輸下去吧!再這樣下去,不用打,我們自己都敗了”。

“今日起全力對陣”。

算算時日也差不多了,這一個月裡大唐廣招賢能,只要有才幹的人,人盡其材。不但道衝所部練兵,田光也不閒著,派兵嚇唬南方接壤諸國“要麼老子派兵來攻,要麼乖乖投降”。

吞胸將軍威名一點不比道衝破奴將軍差,要說震攝四鄰吞胸將軍田光,比道衝有過之而無不及。單單一個嚇唬竟然秦,齊,燕三鄰國遞上國書,願為在大唐附屬,年年來貢,歲歲來朝。

為啥?

因為田光殺的太狠了,坑殺十萬匈奴俘虜。這還不算啥,連大唐降兵也不放過,凡是大唐不敵而逃者,願為匈奴走狗者一律挖個大坑活埋了。大唐國破之際,四鄰也有幾許打秋風的隊伍。田光逮著機會將這些人也圍了起來,逼著這些人挖坑,最後將他們全部活埋。

不到兩個月時間,田光坑殺士兵五十萬。吞胸將軍在南方威名,能嚇的三歲小孩不敢哭。

窩窩臺再次招令匈奴各部集兵。二個月裡結兵八十萬,幾乎匈奴成年男子都被徵如入伍。匈奴遊牧民族,民風彪悍,成年男子都是天生的精兵。合雁門關外十八萬,共計百萬之眾合兵一處。

大唐急招兵士,調集三十萬共聚雁門關。唐王更是御駕親征李陵。

二個月多里,兩軍達成一種默契。每日武將對戰,卻很少斬殺對方。基本上屬於切磋武技了。正所謂不打不相識,英雄重英雄,好漢惺好漢。道衝特意交待下不少布衣武士和番將結下了深厚地“友誼”。

往常一樣,道衝坐觀武技和戰技較量。

“此劍再進三寸,直剌心窩敵將必亡”。

“招試用早了,晚上半分敵將無路可退”。

“速度有餘,力量不足應該側重力量訓練”。

眾人圍著道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