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的空額越發的多了,早就得鬧出兵士們吃不飽鬧事兒的新聞了……”
李想心中憋悶,明明達成了願望,離開了開封,心情卻一點兒都好不起來。他想到了趙思誠,想到了何慄,想到了岳飛,想到了許多許多人……
這種鬱悶一直持續了好多天,一路南行,沿河的景緻越來越好,天氣越發的明媚,李想的心情逐漸好了起來,新生活就要開始了,他不能一直這麼消沉下去。
一路上還是有很多趣事兒的,比如莘王派來的衛隊的一個小頭目暈船,等暈船好了又愛上了給他送過暈船藥,每日照顧他的豆苗兒,哭著喊著要李想做主把豆苗兒許給他,李想額頭上青筋亂跳,我擦你追姑娘不直接去問姑娘的看法,你居然直接問我要人,不給,說什麼都不給!
那小頭目在李想這裡撞了滿頭包,才想起來去問豆苗意見,豆苗氣的夠嗆,哦,阿郎不答應了你想起來問我了?稀罕你!
於是人們經常能看到個一身輕甲的青年滿船追著個小娘子討好的景象,倒是給旅途增加了一點有趣的點綴。
雖然李想不喜歡這個青年,但是他還是很慶幸給豆苗辦了良民的戶籍,其實那幾個願意一直學下去的女使都被他重新辦了戶籍,這樣子談婚論嫁的時候底氣也足些——畢竟,這些認真學了知識,有本事養活自己且收入豐厚的小娘子們,要嫁的絕對不可能不識字的村漢之類的人。底層勞苦大眾不在乎,可是稍微體面點的人家對於良賤還是比較在意的。如果豆苗還是那個被買斷的女使,她哪裡能這麼理直氣壯的拒絕一個軍官?其他那些的女使依然是奴籍,不是李想記仇,而是那些小娘子原本也就覺得當一輩子的女使挺好,屬於主人的私有財產,誰也沒興趣把財產餓死了凍死了——更不要說李想這個主人一向寬厚了。
一路打打鬧鬧的,好容易豆苗的態度開始鬆動了,船也行至了杭州,小軍官鬱悶的要命,可豆苗直說了,要是你過兩年還沒改主意那就再來杭州提親啊,他只能垂頭喪氣的準備隨船回去。對此,李想一點都不在意,小娘子談戀愛,不怕磨蹭就怕草率,豆苗不肯匆匆應允,他反倒放心了。
船行至碼頭,幾艘船慢慢的靠岸,李想便看到披了一襲翠綠斗篷的歐溫儀鶴立雞群的站在碼頭上,顯得十分的高挑。
眾人魚貫下船,歐溫儀迎了上來,跟大家一一問好,雖然分開不過半年,大家都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隨便寒暄幾句,歐溫儀便替歐暖暖解釋:“暖暖一到杭州就發現懷孕了,如今都六個多月了,她一大早就吵著要過來,我沒讓她來,船的時辰不一定,萬一等個兩三個時辰,她怎麼受得了?”
眾人說說笑笑,紛紛鑽進了歐溫儀帶來的馬車上。僕從則留下在後頭卸船。
李想也坐到了車上,車裡滿滿的全是他們最熟的幾個小娘子,歐溫儀便不住嘴的開始介紹她在杭州這邊的情況。
“這幾個月,阿郎送來的紙品跟胭脂水粉賣的都很好,各大鋪子都鋪了我們的貨。當然這也不全是這幾個月的功勞,原本咱家的東西就出名,只是杭州這邊過去賣的少而已……”
歐溫儀不愧是李想旗下頭號會做生意的,她來這裡沒多久,就選定了一處鋪面買了下來,照著開封那座脂硯齋的模樣裝修,照她的話:“全都齊活了,只等昭娘帶著小娘子們往裡頭一坐,就可以開業了!”
李清照事先幫李想在城外買的地,之前一直空著,歐溫儀一來,就快馬加鞭的建好了廠房,那些笨重的不可能從開封帶過來的水槽之類的東西她也一併定做好了,裝修的差不多,就等著李想帶人過來把精密些的工具一擺置,再招點人就可以開工了。
歐溫儀沒有住李清照給李想買的任何一個宅子,而是自己買了個小院兒住下了。儘管這次置產,李想很大方,送的銀錢充足,買的宅院住百十口子都不成問題……
不過即使是李想,也沒法立刻住進自己的新宅子,他被李清照,趙明誠夫婦派來的僕人領進了知州府,一進門便被李清照一把抓住:“阿弟瘦了一圈兒,你早該辭官的……”
李想原本還沒什麼感覺,可一見李清照掉眼淚,他也忍不住了。倒是懂事兒的寶寶跟囡囡過來哄他們兩個大人不要哭了。
照李清照的意思,李想住在自己家最好了,可是這明顯不合適,李想是要做生意的人,住在官衙裡不是回事兒。於是只休息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李清照就帶了李想去看她幫忙選的新居,順便領了一群人過來幫忙收拾行李。
這是座十分寬敞的大宅,大大小小將近二百間的房子組成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