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部分

驚得大江兩岸的官員百姓目瞪口呆:

第一條聖旨為《截遞角》,禁止東南各地官府向都城開封傳遞任何公文。

第二條聖旨為《止勤王》,禁止東南各地駐軍開赴開封勤王,截留路過鎮江的三千兩浙勤王兵作為衛隊。

第三條聖旨為《留糧綱》,禁止東南各地向開封運送包括糧食在內的任何物資。

趙明誠把三張“聖旨”捏在手裡,牙齒咬的咯吱吱的響:“天下竟有這樣的父親,竟有這樣的君王!有危險了讓兒子頂上,自己偷偷跑出來再另立小朝廷。他可有半天做父親的親情,有半天做皇帝的擔當!外敵當前,不想著禦敵,才逃了命來就想著爭權奪利,大宋竟是這樣亡的,竟是這樣亡的!”趙明誠一口痰梗在嗓子裡,直接暈了過去,

趙佶這三道“聖旨”都事關重大,等於他在鎮江,趙桓在開封,誥命並行,使朝廷不能號令東南,國都處於既缺兵又缺糧的絕境;令“監司莫知所從,州縣觀望風旨”,使開封政權難以維持。這樣,一旦開封淪陷,東南的“小朝廷”就很容易躍升為“大朝廷”。趙佶,這個曾經的大宋的君王,現在的皇帝的親生父親……他這個樣子,竟是巴不得開封淪陷,兒子丟了命,他正好可以名正言順的重當皇帝呢!

趙明誠就是明白了這一點,才如此絕望。他聽李想講過靖康,講過有一天,大宋會被人分成兩段兒來講,南宋,北宋……可他萬萬沒有想到,他的國家,是以這樣的方式一點點的陷落的。他原本就因年前的大災累的夠嗆,一直都是勉力支撐著,而如今這種悲慟,這種憎恨,徹底把他壓垮了。

趙明誠這一病,李清照真的嚇壞了。她聽李想說過,趙明誠會早亡,可是具體什麼時候不清楚,總歸不會很晚,李想說過,她是孤苦無依的度過了下半輩子的——下半輩子有多久?他們現在都四十多了。匆匆的請來大夫,連換兩個大夫都說趙明誠只是一時怒極攻心氣到了,沒有大礙,李清照才勉強鬆了口氣 ,送走大夫,伏在趙明誠的身上大哭起來。

李三娘完全不出門了,李想知道為什麼,他自己也不敢隨便亂竄了,更不敢去看李三娘……杭州,離鎮江太近了。

熬過這一陣兒,熬過這一陣兒,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一定都會好起來的!兩個人心裡存著這個念頭,強壓下不安與相思,只去想美好的以後,就這麼忍了整整一個月。

這一個月裡,這位太上皇在鎮江各種的折騰,繕營宮室,移植花竹,購買園池,科須百出。周邊百姓苦不堪言,而趙明誠原本不算嚴重的病況也被接連幾次要錢要物的旨意給折騰的的急轉直下,連下地都要人攙著了。杭州剛逢大災,哪裡有餘糧,哪裡有閒錢?趙明誠不得已寫了奏章稟明情況,換來的是一頓呵斥,照這個情況下去,要不了多久,怕是趙明誠這個知府也做不得了。

“做不得就不做!”李清照少有的流下了眼淚:“我們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比什麼都好,良人,這個官,咱們不做了,辭官吧,就像阿弟說的那樣兒,咱們就在杭州安安生生的讀過下半輩子,不也挺好?”

趙明誠苦笑道:“哪裡這麼容易?我前腳捱了呵斥後腳就辭官,你當太上皇會不生氣?阿弟那次,若沒有莘王苦求,他早不知道給流放到哪裡了……況且,我若不幹這個知府,誰來幹?接替的一定是太上皇的親信,那杭州的百姓可就遭殃了。便自私點,為咱們自己想,沒有我這個知府姐夫的庇護,阿弟這個得罪了官家的大財主,你覺得哪個新官會放過他?”

李清照臉色大變,趙明誠說的,一點兒都沒錯!如今他們一家的情況可不就是這樣?這不比在開封,那時候至少滿朝的文武,總有幾個說公道話的,管家不敢鬧得太難看。可是現在不一樣了,正經人,誰會跟著這麼個混蛋太上皇逃跑?

趙明誠勉強坐起來,艱難的憋出一絲笑容來:“良人,若這世上只有你跟我,咱們大可以掛了這官印,走了便是。可是你我都不是孤身一人了,我們有兩個孩子,有兩個阿弟呢……”

李清照眼中含淚:“我懂,我懂。良人,苦了你。”

趙明誠與李清照以為,這已經是他們面對的最艱難的問題了,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更讓他們無法面對的事情還在後頭。

“這……太上皇過去在開封,不是沒少看清樂坊表演麼?如今江南有那麼多出名的女伎,哪裡還非要這些看得膩了的東西呢?”趙明誠強撐了笑臉,與那宦官商量著:“不如我去把鄰縣的楚大娘叫來,她的劍舞那是一絕啊!”

那宦官尖著嗓子道:“官家離開開封,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