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苦惱之際,就聽侍衛倭赫通傳,湯若望求見。
湯若望那日也是跟著順治一同去了承乾宮的,與太醫們一起仔細研究了天作房內的炭火問題,但他也很是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為什麼被撲滅了的炭火會散發出有毒的氣體。但類似的事情,湯若望也曾經聽到家中的中國奴僕曾提及,他的老父年老體邁,晚上埋爐火的時候沒有埋好,第二日便去了。
將兩個事情聯絡在一起,湯若望可以肯定,這不是古老的中國中神秘武學毒藥的一部分。
那麼,如果不是毒藥武學,又能夠是什麼呢?
湯若望在回到家中之後,在房中來回踱步,苦思一夜。順治帝一直以來都多有仰仗湯若望,因為他淵博的學識,也因為他出眾的才能,湯若望自然也是不想要辜負順治,而且,他也想借機讓順治更加重視西方的科學,他覺得只要他用歐洲的科學解釋了這件事情,順治就能夠更加重視科學了。
然後,湯若望福靈心至——化學。
現如今的化學在歐洲其實也才是剛剛起步,元素的概念初建立,湯若望也只是知道的大概,很顯然這些大概還不足以讓他知道什麼一氧化碳殺人,但是,他知道一種物質在達到一定的條件之後可以轉換成另外一種物質,而有些物體在質變之後會散發出有毒氣體……
這麼一串聯起來,湯若望就覺得他找到了真相。
於是,湯若望趕忙進宮來稟告順治,結果這才知道順治去陳格格那裡緝拿真兇了。湯若望深感壓力很大,如果他還沒有稟告案子就破了,那他勞神勞力的那一晚又是為何?
湯若望決定,不行,他必須要儘快面見順治,所以才會有了侍衛倭赫通傳的這一出。侍衛倭赫是內大臣飛揚古的兒子,而內大臣飛揚古的好基友就是他同為內大臣的同事鄂碩,鄂碩是誰?董鄂妃那個前不久剛剛去世的爹唄~
飛揚古和鄂碩的關係那真的是寧可不要老婆也必須要基友的硬關係,董鄂妃待倭赫也是情同姐弟,董鄂妃入宮受寵之後,倭赫就成為了順治身邊的四大侍衛之一,深得順治信任。
在倭赫知道了湯若望能夠破案之後,就馬不停蹄的把湯若望送到了長春宮,至於內臣不得入後宮的這點規矩,倭赫覺得事急從權,為了他家“姐姐”的兒子,他的“侄子”,即使順治怪罪下來,他也會一力承擔。
當然了,對於湯若望的帶來,順治只會有一種瞌睡的時候有人給遞了個枕頭的滿足感,而不會遷怒倭赫的自作主張,甚至他還想要表揚倭赫做得好。
於是,真的皆大歡喜。
在湯若望這個一知半解的講解下,他成功的帶著所有人直奔了雲山霧繞的階段。咳,湯若望本就不太懂化學,更遑論旁人。不過,他們都知道,歐洲已經有人證明了,炭火在不正當的撲滅之後會造成一種有毒的氣體,可以殺人於無形,這就夠了,這便是依據,旁人狡辯不得。
陳格格還在負隅頑抗,也就是傳說中的死不承認:“湯大人說有毒就有毒了,何以證明?”
湯若望一愣,他也還真不能證明,化學這個東西也是才剛剛起步,並沒有像是正統的知識著書立傳,還處於一個猜測的階段。如果說只憑憑空猜測,那麼太醫院早就有人跳出來邀功了,又何須湯若望。
作為一個直腸子的外國人,湯若望自然是不如在宦海沉浮多年的太醫院眾人。
見眼前的女人馬上就要讓自己在順治面前顏面盡失,他也變得不如以往那般以傳教士的悲憫為己任,心生一計,言道:“不如照做一遍,試驗一下好了。”
“試驗?”順治好像對於這個東西挺感興趣的。
第九章
第九章後續:孝莊皇太后最近有點煩……
湯若望回答:“回皇上,依臣的意思,不如找來一個人,放置於屋中,照葫蘆畫瓢的撲滅炭火,閉緊門窗,過一炷香到兩柱香的時間再進效果如何。”
不得不說這是個歹毒的主意,因為那是在拿人命做賭注。
“這樣,有傷天和吧?”順治有些猶豫,不過他考慮的不是這是否符合人道主義精神,而是作為佛教信徒的他是否會被佛祖寬恕,“用死囚嗎?”
湯若望搖搖頭,他已經看出來了,現在的情況是要令陳格格認罪,其他的一切都是浮雲,於是,某位至今都還是不怎麼適應中國國情的外國人態度自若的稟告:“回皇上的話,臣覺得既然娘娘如此自信自己沒有做錯,那不若就請娘娘自己證明自己的清白吧!”
如果換成別人進去,陳格格指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