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場上的部分國民黨主力部隊回援,以改變中原戰局,發展戰略進攻。

收到粟裕的電報後,毛澤東逐字加以圈閱,在送給周恩來、任弼時,以及正在中央駐地楊家溝的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傳閱時,他特別註明:“再送毛。”⑤但經同陳毅等人複議,特別是劉伯承、鄧小平也於1月26日致電中央軍委並粟裕等,認為:“我們目前情況是部隊極不充實,彈藥亦漸感困難。如無友鄰協助,至少將十一師(即整編11師)調走,部隊集結均發生困難”,⑥毛澤東決定堅持既定決策。1948年1月27日,中央軍委電告粟裕,指令他率領華東野戰軍三個縱隊渡江南進,執行寬大機動作戰任務。電報認為,粟裕率領三個縱隊渡江以後,“勢將迫使敵人改變部署,可能吸引敵二十至三十個旅回防江南。”正是在這一天前後,陳毅興奮地作詩一首:“小住楊溝一月長,評衡左右費思量。彎弓盤馬故不發,只緣擒賊要擒王。北國摧枯勢若狂,中原逐鹿更當行。五年勝利今日卜,穩渡長江遣粟郎(粟裕)。”

顯然,對於改變中原以至全國戰局,解放軍高階領導人中此時存在著兩種戰略設想,一個是分兵渡江南進,一個是集中兵力在中原地區打大殲滅戰。粟裕在反覆思考哪一種設想更為切合戰爭實際,更能迅速取得全國戰爭的勝利。

3天后的1月31日,粟裕覆電中央軍委,重申他在“子養電”中的觀點和建議:“在軍事上,如能於最近打幾個殲滅戰,敵情當有變化。因此於最近時期,將三個野戰軍由劉鄧統一指揮,採取忽集忽分(要有突然性)的戰法,於三個地區輾轉尋機殲敵(華野除葉王陶外,可以三至四個縱隊參戰),是可能於短期內取得較大勝利的。”⑦

淮海戰役第一功臣(上)(3)

接到粟裕的電報後,毛澤東特意把原定於2月1日動身返部的陳毅留下來,再次一起研究。陳毅依然表示支援中央原來的決策。2月4日,晉冀魯豫野戰軍劉伯承、鄧小平也給中央軍委發來電報,主動建議:他們也“可以組織兩個有力支隊,繼粟裕之後渡江南下牽制敵人一部兵力,一支出川、湘、鄂,一支出湘、鄂、贛,二、三兩月做充分準備,3月底或4月初行動,並以第2縱隊司令員陳再道率兩個旅加強江漢軍區,包括經營鄂西及漢水中流在內。”表示了對中央決定粟裕率部渡江南進的支援。毛澤東見電後十分高興,親自於2月6日為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電,完全同意他們2月4日的建議。⑧在多數人熱烈支援的情況下,毛澤東覆電粟裕,所部按原計劃行動。

然而,敢於堅持主見的粟裕並未放棄自己的探索和研究,一方面按中央軍委的要求做好南進的各項準備工作,一方面繼續反覆分析研究敵我雙方情況,尋求改變中原戰局、發展戰略進攻的最佳方案。

粟裕認為,為了改變中原戰局,進而徹底打敗蔣介石,中原和華東解放軍還要打幾個大殲滅戰,儘可能多地將國民黨軍主力部隊消滅在長江以北。從當時敵我態勢來看,要打大規模的殲滅戰,分兵渡江南進是做不到的,而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大殲滅戰的條件卻正在成熟。華東野戰軍三個主力縱隊渡江南進,雖然會威脅和牽制敵人,但是難以實現中央預定的戰略企圖,特別是不能調動在中原戰場上的四個國民黨主力軍(包括劉鄧極盼調走的整編11師),相反卻會分散和減弱人民解放軍在中原戰場的兵力。權衡利弊得失,粟裕認為,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大殲滅戰,更有利於迅速改變中原戰局,進而奪取全國勝利。

4月18日,粟裕以戰略家的遠見卓識和以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再次向中央軍委建議華東野戰軍三個縱隊暫不渡江南進,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幾個大規模的殲滅戰。電報說:

以劉鄧、陳謝及華野主力,依託後方(隴海路北)作戰,以便得到足夠的炮彈、炸藥、手榴彈之補給(新區因情況不能生產),發揮現有裝備之作用而大量殲滅敵人(現在的敵人處於交通便利的中原,如無相當炮火,難於殲滅),並求得雨季與夏收前在中原地區(主要戰場應在豫皖蘇及淮北路東、路西)打幾個較大殲滅仗,使這一地區人民能較安定地得以夏收,才能使我軍爾後有糧食等供應與得到人民積極的支援。如中原三大野戰軍不能於最近有效地打幾個殲滅仗,則將增加其他野戰軍的負擔,待敵後調旅及新訓師完成後,則又將增加我們的困難。⑨

應當特別指出的是,粟裕在電報中還提出,如果中央軍委同意3個縱隊暫不渡江南進,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幾個大規模的殲滅戰,那麼可以在打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