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們都鼓勵小強要樂觀堅強,一切都會過去的。小強的同學給他送來了無數的千紙鶴和幸運星,給他畫畫、表演節目,每天都到醫院來看他。孩子們寫來了情真意切的信,希望他早點回到他們溫暖、可愛、熱鬧的大集體。小強的媽媽把同學們寫來的十多封信當寶貝似的珍藏著,而小強的部分傷口已經開始拆線了,他在病床上邊吃東西邊跟媽媽撒嬌,還像過去那樣天真可愛,醫生說小強不久就會康復出院。

在長輩們的寵愛中長到12歲的小強,也許至今都不明白小博為什麼由愛生恨,又喜歡他又要傷害他。畢竟,他和小博有著截然不同的身世,生活在兩重天地裡,人心的扭曲變態是他這個年齡的孩子無法想象的,連他的父母都不能給他講清這個道理。

採訪至此,筆者對今年來親手辦理的二十起青少年犯罪案進行了統計。除盜竊案與去年同期相比無上升外,搶劫、殺人和傷害分別上升了25%、33%和38%,校園暴力案形勢嚴峻,現有預防措施較單一。作者認為,學校建立完備的心理諮詢室,社會公益機構吸納更多的志願者干預家教,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

☆專家視角:

“爸媽為什麼要把我生下來?”這是很多像小博這樣的未成年人在嚴重越軌或者實施了犯罪行為後經常會說的。本書案例中每個孩子越軌生涯的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因素:由於家庭生活不幸福而導致的情感剝奪。

情感剝奪對兒童來說是相當有害的,他使兒童生活在極不幸福和情緒極易受到損傷的氣氛中,這種生活經歷妨礙了兒童的成熟。小博一歲多後就被其父母拋棄,與年邁的奶奶爺爺生活,在這種殘缺的家庭環境中,孩子得不到關注和照料,他們自己的感情需要和慾望得不到滿足,他們被父母、爺爺奶奶所忽視,結果是小博感覺沒有安全感,變得充滿敵意和恐懼,言語、行動都容易走極端。美國犯罪心理學家戴維·亞伯拉罕森(David Abrahamsen)指出,兒童的情緒不成熟和被忽視,就構成了反社會行為或者犯罪行為的基礎。

許多像小博這樣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他們父母沒有對他們採取正確的教育方法,甚至拋棄他們,而其他人也極端厭惡他們,小朋友不和他們玩,大人也不讓自己的孩子和他們這些“神經病”一起玩。學校教育人員也沒有對他們採取適當的教育方式,沒有給他們愛和關懷。這些都使得這種兒童沒有機會與成年人建立感情聯絡,沒有對成年人產生認同,而是對成年人充滿敵意和攻擊性,使得他們難以適應社會生活,並且形成了多種心理缺陷,從而不斷地把憤怒情緒向外界發洩,從而有可能進行大量的違法犯罪行為。

亞伯拉罕森認為,雖然家庭生活對成人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但是對兒童來說更加重要,因為家庭是兒童的第一個社會,他們在家庭中學習最初的與他人一起生活的經驗,為以後的發展和活動奠定基礎。由於家庭的內部氣氛不同,家庭會使兒童形成積極的或消極的特質,這些特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個人表達愛、感情,還是表現出敵意和憎恨。

孩子需要食物、照料和保護,孩子更需要愛和穩定持久不破裂的家庭!

(王潔)

與“城市孤旅”手談(1)

譚金土

王友,男,16歲,江蘇泗洪人。職業中學學生。因強姦罪被判刑。

王友是個剛進城不久的農村孩子。他的父母都是進城打工的農民,而他,儘管已經在城裡的職業中學讀了兩年,臉上還是有著區別於城市孩子的樸實、內向。我在看守所裡見到了他。隔著冰冷的鐵柵欄,他只是睜大著眼睛看著我,疑惑著自己的行為,無言以對。

他把恐懼寫在臉上,他把羞愧寫在臉上,他也把悔恨寫在臉上。他低著頭,只是沉默。

與這樣的孩子交流實在是太困難了。他僵持著,我也尷尬著。

你有什麼愛好?

上網,聊天。

那好,我們就來上網聊天,如何?

可是?

你擔心無法上網是嗎?我們會給你一臺電腦,透過騰迅通建立對話聯絡,你可以把說不出口的話透過電腦傳輸給我。

好的。

“城市孤旅”的寂寞

我們給了王友一臺手提電腦,透過騰迅通,我的電腦與他的電腦建立了對話視窗,他的目光緊盯著電腦螢幕,手指在鍵盤上飛速地敲擊。電腦遮蔽了冰冷的鐵柵,遮蔽了對視的目光,遮蔽了給他造成巨大心理壓力的鐵柵和目光後,我們的對話通暢起來了。不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