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的必然性首先表現為秦國七代國君無一庸主,個個都為秦國統一天下完成了自己應該承擔的歷史使命。那麼這七位國君對兼併六國各自發揮了什麼作用呢?
第一位,秦孝公。
秦國的崛起可追溯到秦孝公變法。秦國立國較晚,又偏處關中一隅,在戰國中後期仍然是綜合國力較弱的一個諸侯國。如果不能變法圖強,秦國兼併六國無異痴人說夢。秦孝公看到了這一關鍵點,起用並重用商鞅,施行變法。商鞅變法使秦國迅速發展,國富兵強,由此奠定了秦滅六國的經濟基礎與軍事基礎。秦孝公出色地完成了歷史賦予他的重任,變法圖強為秦國以後的快速持續發展夯實了根基。
第二位,秦惠文王。
秦孝公下世,繼位的秦惠文王雖然車裂了商鞅,但商鞅的法令卻沒被廢止。因此,秦國的崛起並未因秦孝公和商鞅之死而中斷。秦惠文王不因人廢法,實為過人之舉。
秦惠文王即位後,隨著商鞅變法後秦國的迅速崛起,六國有識之士意識
到秦國的強大對他們構成了潛在的威脅,於是積極尋找對策,開始用聯合(合縱)的辦法對付秦國。這是秦國崛起之後面臨的新的重大課題。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六國聯軍將會重創秦國,秦國的強盛也會因此夭折。雖然,此時東方六國中的任何一國都不足以對強秦構成重大威脅,但是,若六國聯合成功,以六國之力攻打一秦,即使秦國已經很強大,仍然是無法承受的。在這種情況下,秦惠文王審時度勢,重用縱橫家張儀。張儀根據新的形勢與發展勢態,針鋒相對地提出了連橫策略,對六國一一瓦解,逐個擊破,最終化解了六國的合縱之謀與軍事行動。秦惠文王也為秦國統一大業的繼續發展做出了自己的傑出貢獻。
第三位,秦武王。
在秦國的崛起史上,秦武王似乎並不重要,原因是他在位時間極短,只有三年。但是,即使是這麼一位如流星般的國君,他對秦始皇最後統一中國也功不可沒。
秦武王有一句名言:〃寡人慾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史記·秦本紀》)。〃〃三川〃原指黃河、洛河、伊河三條河,這裡指含有這三條河的地區,轄境是今天河南靈寶縣以東至洛陽的這片土地。在位僅僅三年的秦武王一心向往的是能夠坐車到達洛陽,看看周天子的王城。秦武王的〃窺周室〃並不是他喜歡旅遊觀光,想參觀一下週天子的都城而已,他實際上是想取周而代之,一統天下。一句〃死不恨矣〃,可以看出他是多麼渴望實現由秦統一天下的遠大目標。
秦武王為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呢?因為商鞅變法之後秦國迅速強大起來,加之六國的合縱之謀被瓦解,此時擺在秦國國君面前的歷史使命是不失時機地東進中原。秦武王的〃通三川,窺周室〃,正是他作為秦國國君所要承擔的歷史使命。此時的秦國已經具備了東進中原的實力,敢不敢適時東進是擺在秦武王面前的歷史性課題。秦武王與前面幾位君王一樣,對秦國統一的大業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虹←橋書←吧←
第10節:六世餘烈(2)
公元前311年,秦武王派左丞相甘茂親自率重兵攻打韓國的宜陽(今河南宜陽)。宜陽是陝西通往河南的重要通道,兩邊重巒疊嶂,中間一線通往洛陽,西距洛陽四十公里。它是韓國的西大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拿不下宜陽,秦國就無法兵出函谷關,也就無法東進中原。但是若想攻下
宜陽,就必定要和韓國有一場大仗、惡戰。韓國一旦失守宜陽,秦國就可以長驅直入,直達韓國的腹地。所以,韓國必然死守宜陽。
甘茂說,要攻韓國,必須聯合魏國。甘茂與另一位副使向壽一塊兒來到魏國遊說魏王。到達之後,甘茂卻對向壽說,你回去,就說魏君已經同意聯合攻韓了,但是,一定要告訴秦武王攻韓之事行不通。只要你這樣說了,將來事成了,功勞全歸你。這位副使欣然同意,按照甘茂的交代向秦武王彙報。秦武王覺得很納悶,既然魏國允諾聯合攻韓,為什麼還不能攻呢?
甘茂一回國,秦武王馬上召見了他。甘茂回答,宜陽是一個大縣,戰略儲備非常充足,名義上是縣,其實相當於韓國的一個郡。如果現在我們去進攻,很難得手。
接著甘茂就給秦武王講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曾參殺人。當年,曾參在費地居住,費地有一個和曾參同名的人殺了人。於是有人告訴曾參的母親,曾參殺人了。曾參的母親紋絲不動地在織布機上織布。一會兒,又來了一個人告訴曾參的母親,曾參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