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並不多,正文不過幾千字,而正文之後便是蔡邕對此文的見解。

看著密密麻麻的小字,面還偶有塗改,從墨水濃淡便可看出,這份竹卷定是多年以前的。但從其中仍能找到近rì才新增的墨跡,甄堯深知這份卷是蔡邕時常翻閱的。看完後將竹卷用繩系,甄堯才發現細繩有不少磨損,這定是時常開啟的結果。

甄堯僅僅小半盞茶時間就看完了這卷竹冊,他可不認為蔡邕需要看很多次才能將幾千字記下。而蔡邕卻時常翻閱並注以解析,雖然僅僅一冊竹卷,但這就足夠看出蔡老頭對文學的認真。相比之下,甄堯自己卻是走馬觀花的看了看,態度卻是極其不端正。

將卷放回原處,甄堯又取出一卷竹冊,開啟繫繩毫無意外的看到繩子打結處的磨損,心底暗贊蔡邕為學之勤,展開竹冊後細細品讀。這次甄堯不再隨意翻看了,對照著蔡邕自己做出的註解,甄堯一字一句的細看。

“chūn秋百家至今仍有延續,其中可取之處卻是不少啊。”想著自己來到漢末後對所謂的‘腐儒’便是十分不屑,但看完手中竹卷,卻是另有一番見地。

甄堯與曹cāo沉醉卷不可自拔,而蔡邕卻是找到了自己所需的竹冊,將好不容易尋出來的東西找出來,蔡邕開懷笑道:“哈哈,許久不曾用它,卻是一陣好找,總算是讓老夫找出來了,嗯,待我看看。”

蔡邕的大笑聲將甄堯、曹cāo兩人吸引過來,兩人露出好奇神sè,似乎在想是何冊能讓蔡邕如何高興。兩人走前探著腦袋望向蔡邕冊,甄堯細看之下卻是哭笑不得,原來是專供人取名字用的,面寫滿了可做人名與表字的字詞,每一個字和詞後面都會有註解。

“後世人取名時常翻查字典,沒想到蔡邕要取個字也得翻閱冊。”甄堯心中好笑但又心底感激,蔡邕如此正式,顯然是十分看重給自己取表字一事的,否則以他的學識隨口便能說出一二字,何必廢一番功夫。

蔡邕一邊尋找著,一邊開口道:“當年老夫替小女取名時,便是在這面尋的名。之後卻是不常看了。”甄堯聽完心底一動,蔡邕的女兒,不就是蔡文姬嗎?

想到這份乃是蔡邕自己編錄的,而且自己女兒也是從這裡面找的名字,甄堯才暗笑自己居然那這個和後世的字典相提並論是多麼可笑,若真要相比,至少也應該是辭海一類。

見蔡邕口中唸叨著一個個字詞,卻又都不滿意,甄堯在旁開口道:“叔父,堯在家中排行第三,論理表字該由‘叔’起頭了。”

“排行第三?你父親”說到這,蔡邕突然止聲,的確,甄堯在家裡是排老三了,當即合帛卷,開口道:“堯,高也。而賢侄排行第三,便以‘叔高’為字號,何如?”

甄堯並不知道為何自己說了一句話便讓蔡邕突然沉悶下來,不過長者賜不敢辭,當即點頭道:“堯,拜謝叔父相賜表字。”

蔡邕似乎因為甄堯的一句話而興致低沉起來,將卷放回後,開口道:“走,隨老夫一同出去。”

甄堯聽罷點點頭也就跟了去,而曹cāo卻是不捨的看了眼這滿屋子的卷,遺憾的搖了搖頭,才跟兩人腳步。回到涼亭,蔡邕突然說道:“如今天子被董卓帶去河東?你二人有何見地?”

蔡邕發問,而曹cāo之前所做樂府詩便已將其心中所感說了出來,所以此刻蔡邕和曹cāo都看向甄堯。甄堯被兩人直視,略微皺眉思慮後,開口道:“董賊雖將天子擄至河東,但這絕非良久之計。為保天子之實名,河東是萬萬待不得的。以堯之間,恐怕董賊有入三輔,重立西都之意。”

甄堯說完,蔡邕和曹cāo不約而同的點頭,見兩人不著急說話,甄堯便繼續更加大膽的‘猜測’:“漢室皇朝,經黃巾、何進、董賊三次動亂,如今已是風雨飄渺。即便天子仍在,但也於事無補,各地太守、刺史居心如何誰也不可得知。怕是又要重複週末之故事。”

甄堯這話可是說的很重了,若是被有心人聽去,給他安個意圖謀反的罪名絕對是足夠了。不過甄堯敢說,就是知道前面兩人不會對自己所說之言去做文章。不過即便如此,說完這些甄堯也是閉了口,不再說話。

蔡邕雖是文士,但對朝代的興衰如何會看不出?知道甄堯所言是實情,但一輩子身為漢臣的他又如何接受的了,咬著牙低聲問道:“除此外,就不會有其他可能?”

甄堯與曹cāo相視一望,後者同樣是漠然搖頭。若說此次討董各路諸侯都齊心協力,勇往直前的話,董賊根本沒有機會施展‘金蟬脫殼’之計,即便是用計也無法安然回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