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李正淳他們三人回到鎮上的時候,洛陽王的隊伍已經出發,自然的,馮英他們也走了。 鎮子上出了事,好多人家打架,打著打著,家裡的男丁就死了。 官府都有死人的,鎮子亂了,李老太太他們也不敢出去,都嚇壞了。 見到李正淳他們回來,李老太太呵斥道:“死哪裡去了?若是你兩個哥哥在,肯定不會將我拋在這裡不顧。” “馮氏那個小娼婦,真是氣死我了,回來都沒落腳,帶著人直接就走了,話都沒跟我說一句,四郎五郎也給帶走了,四郎那個白眼狼,虧我養他這麼大,最後還是偏心人家的生母。” 她嘴角帶有紅紅如蚯蚓的傷疤,哪怕是用委屈的語氣說出來,也覺得無比猙獰。 李正淳心裡煩透了。 若是以往,他已經跪下來認錯了。 可是現在,他哪有那個心情:“馮英已經走了?這個賤婦,等到長安,我肯定休了她。” 高氏沒辦法跟馮英他們一起走,心裡憋著對李老太太的氣呢,若不是礙於孝道,她是不是早就走了? 見老太太還委屈,她道:“阿孃,你也不看看三娘怎麼了,這怎麼一點氣都沒有的樣子?” 李正淳不想別人知道李三娘的遭遇,一看眾人的神色,就知道馮英沒有說。 他道:“沒事,她睡著了。” 揹著李三娘要回房。 徐媚娘本打算哭的,看李正淳這樣說,急忙把哭聲憋回去。 跟著李正淳回去了。 姜氏和高氏這才看見她,兩個人同時交換了下神色。 這個表親,怎麼也跟著三郎出去了? 高氏問李老太太:“阿孃,這個表妹是不是要給三郎做妾啊?怎麼形影不離的?阿英生氣,是不是跟她有關?” “什麼妾,人家是關心三娘,你們不要胡說,我們徐家的人幹什麼給你李家做妾?” 好像觸碰了什麼逆鱗,李老太太怒吼一聲。 高氏:“……” 這麼論起來,她也不姓李啊,而且也不是給她做妾,吵什麼呢?煩死了。 李正淳把李三娘放到床上,李三娘就睜開了眼。 她沒有哭,眼神陰沉,神色陰鷙:“都是個傻子害我的,若不是為了賣她,我怎麼會落到這步田地?給我殺了她!” 最後一句話,她說的咬牙切齒。 徐媚娘擦著眼淚唸叨:“也不知道一個傻子,到底有什麼好護著的,現在好了,為了護著家裡的傻子,傷了一個好孩子,我的三娘以後該怎麼辦啊?” 李正淳安慰她道:“別擔心,沒人要,我養三娘一輩子。” “誰要你養一輩子?這算什麼個屁事?”李三娘眼睛看著前方的虛空道:“我要嫁給十三郎,你準備一下。” 李正淳這下子也不反對了,點頭道:“阿耶一定讓你如願。” 趕上春天好天氣,大約走了二十八天,隊伍終於到了潼關。 前方就是長安城。 潼關,進可攻中原,退可守三秦,自古兵家必爭之地。 馮英等人跟著洛陽王的人入城,就聽有人抱怨:“洛陽到長安竟然要走一個多月,哪有帝都建這麼遠的。” 李幾道:【肯定是個荊楚之人。】 馮英,五郎,四郎:她怎麼知道的? 五郎走過去問:“兄弟,你們哪裡人啊?” “我們荊州人士。”侍衛們答。 五郎奇了,轉頭看向李幾道,還真的被她猜中了。 李幾道心想:【楚人終不服秦人。】 【】 馮英:“……” 啥意思? 四郎五郎忍不住笑,秦始皇統一六國,秦國的發源地是陝西,本是周王的一個侯爵,給周王戍邊養馬的,最後卻統一了天下。 楚國地處中原,都是貴族,覺得秦人粗鄙,看不上秦國。 雖戰敗,但是也說‘亡秦必楚’。 當然,人家也沒有吹牛,最後滅秦的是項羽,出國貴族。 然後就是阿簡說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中,百二秦關終屬楚。 笑著笑著兩個人就不笑了。 因為他們發現,這句話他們沒有聽過不說,阿簡隨便一句玩笑話,說的竟然是歷史典故。 他們家阿簡自幼是個小傻子,都給誰學的呢? 宋玠看李家人下車的時候聚著不算,就動用了感知。 正好聽見那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中,百二秦關終屬楚。】 他微微蹙眉。 這句話,他只在李家的藏書閣中看過。 上一句是: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說的分別是勾踐和項羽。 書中記載,是一個喜歡講鬼故事的老秀才,科舉屢試不第,寫下來鼓勵自己的話。 而李家藏書閣,除非李家正支,別人是不可以進去閱讀的。 他能進去,還是因為他小,李幾道的父親很喜歡他,抱著他去的一樓。 那裡沒有什麼玄學書籍,都是雜文故事, 他記性好,無意間看到的。 而李家的書籍,不光不外傳,除非李家人,不然你就算看見了,背下來,你想張嘴或者寫字的時候,你也說不出寫不出,你根本傳不出去。 這句話肯定是沒人傳過的。 她為什麼會? “阿星?”長孫湛道:“我們入潼關落腳,等明日有回覆再進城。” 宋玠雖然年少,到底是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