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部分

在史前社會中,之所以會常用人頭陪葬,多半的原因在於其意義深遠無價。

比如獵頭祭所得的人頭,那在當時不僅僅是風調雨順的象徵,更是氏族榮耀的象徵。所以有地位的墓主才會使用人頭做隨葬。

當然,地位稍稍低一些的,就輪不到用完整的人頭了。而是改用頭蓋骨、耳朵、手、頭皮等物做陪葬。

當羽東說到這裡的時候,那哥仨的胃裡就已經開始反酸水了……

第二十六章 鬼鈴聲起

不過不管這個古老恐怖的儀式到底起源於誰,它的終結者都是毋庸置疑的。

在那個年代,訊息閉鎖的厲害。不管這深山裡發生了什麼可怕的事情,外界都不會知道。

直到1964年,出現了老顧唱的那首《阿佤人民唱新歌》透過那首歌,大部分人才知道中國有一個佤族,才開始瞭解了佤山。

但是直到*帶領全國人民翻身做主之後,獵頭祭也一直還在延續。1950年10月,在新中國一週年慶典的時候,*曾要求佤族更改這一習俗。不過當時就被佤族頭人拉勐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不僅拒絕了廢止習俗,連用別的祭品替代都不答應。

沒辦法,主席只好表達了一下自己的“美好的願望”希望他們能好好商量商量,把這個習俗替代掉。其實時至今日,我國對少數民族的民俗信仰也還是挺尊重的。只不過那種習俗實在是太可怕……不得不廢除。

要問這個恐怖習俗最後究竟是怎麼廢除的?還得多謝前人留下的智慧和經驗!

那水滸裡,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將又如何?最後透過‘招安’這個巧妙的方式,一舉擊敗,潰不成兵!曾幾何時頂天立地的英雄豪傑,哪有幾個落得好下場的?

可見,招安這一招,不管到什麼時代都不過時,並且效果顯著,立竿見影。

就這樣,自49年新中國成立,到59年用對待梁山好漢的方式終結了這一祭祀風俗。這期間‘木鼓響,人頭祭’的陰雲又瀰漫了整整十年。

十年啊,才徹底終結。那種根深蒂固的古老民俗,若想要斬草除根的去除,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按照羽東的這個意思,當初一定是有一大部分寨民不滿更改祭祀習俗的方式,從而再次避進了深山。

當然,是他們先避進來的,還是這山裡先有的魔君,那就不得而知了。總之,看著這裡數不勝數的人頭樁,就能大致的想到了,在這裡,大概有兩種民俗漸漸融合了。

而秦震這時也明白了羽東停在這裡的原因。如果這裡真有獵頭祭民族的後裔,那他們就是真正的‘人’啊!跟他們起了衝突,搖搖鈴鐺是不會管用的。而且也不知道他們在這裡的生活習俗是怎樣的。誰能想到,除了那百鬼魔君以外,這外圍還出現了砍頭為祭的古老氏族。

這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步步艱辛啊。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猶豫著該怎麼繼續往前走的時候。遠處卻傳來了一陣清脆的鈴聲!!

四個人頓時就像是被老師逮到睡覺的學生一樣,瞬間挺直了脊背坐的筆直!支著耳朵聽著那由遠而近的鈴聲!雖然從沒聽過鬼鈴的響動,但是秦震打心裡卻隱隱覺得,那鈴聲就是魔君鬼鈴的聲音!

聽了一會兒之後,秦震就略有些無奈的低聲說道“咱們這是遇到魔君的人了?羽東,你趕緊搖鈴鐺啊!告訴他咱們是自己人……哎!這沒法溝通真是急死個人!”

羽東倒是沒什麼動作,只是凝目注視著鈴聲傳來的方向。顧傑這時候卻站了起來,一拍胸脯得意的說道“哥幾個,這次就讓你們看看我老顧的厲害吧!蠍了虎子掀門簾兒---我要露他一小手兒!甭管了!這事兒包在我身上!我這就去跟他溝流溝流。”

“什、什麼玩意兒?”秦震沒聽清似的問道。

“溝流溝流啊!溝通、交流。懂了嗎?誒,大震啊,哥們兒好心提醒你一下。你腦子空不要緊,別進水就行。”顧傑一臉認真的說著。

秦震剛要站起來發怒,羽東就先站了起來攔著顧傑說道“你別大意,這地方可不是能玩的地方。咱們都不知道來者何人,你不能上前去跟他們說話!”

就在羽東十分擔心的勸導著顧傑的時候,一個帶著斗笠的身影出現在了他們的視野當中。

這個人看起來是個40歲上下的漢子。頭帶斗笠,身穿布衣,面板黝黑,腳下還穿著草鞋。背後揹著一個採藥用的竹筐,看樣式和虎子之前背的差不多。

他右手晃著一隻銅鈴,嘴裡還自顧自的輕聲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