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說,法皇代表“萬世一系”的正統,不管實際把持朝政的哪方人馬,如果不能得到法皇的認可,統治的政權就沒有合法性,如此,其他的勢力永遠都有藉口反抗。
如果連法皇都擁戴義經……
“那麼,義經怎麼回答?”廣元淡淡問道。
“義經說,任何拔擢都得賴朝大人應允才行”信使匍匐在地。
很識相喔!
但這麼一來,義經在鎌倉就沒什麼把柄了。
賴朝微微皺起眉頭。
“下去吧”
“是。”
信使退下。
久久,賴朝不發一語。
說起義經這個弟弟,他滿腔熱血,情感異常豐沛,這點只要跟義經相處片刻,不管是誰都可以看得出來,對於“政治”,義經似乎完全不感興趣,只對“戰鬥”充滿野獸般的衝動。每次義經見到賴朝盡是談論對平家復仇大計,眼中便綻放著對兄長的傾慕,與依賴。
就像個小孩。
有威脅嗎?
那樣的弟弟真會給自己帶來威脅嗎?
賴朝看著足智多謀的廣元。
“法皇是個工於心計的傢伙。”廣元謹慎開口。
賴朝瞥眼看了雙目低垂的廣元,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最糟糕的情況,法皇要是使計搬弄,鼓吹義經脫離鎌倉,在京都另起親近法皇的源氏政權……”廣元看著賴朝的影子,有條不紊分析道:“義經立此大功,追隨者一定越來越多,人多口雜,就算義經沒有這樣的想法……”
“有什麼話就直說吧。”賴朝雙手攬後。
低著頭,廣元依照“那個人”的指示,終於說出了那句話。
“這麼巨大的戰功,會製造出大妖怪。”廣元深深嘆口氣。
“……妖怪?”
賴朝扶著軍旗坐下,腳步不穩。
妖怪嗎?
弟弟是妖怪嗎?
“此話怎說!你竟敢說出這種話!”賴朝怒道。
然生氣只不過是賴朝的表面情緒,真正籠罩他的陰影,名字叫恐懼。
廣元誠惶誠恐跪在地上,說道:“恕臣無禮,但事到如今,有些事不能不防。主公可曾聽過中國唐朝的玄武門之變?”額頭的汗水侵溼了土。
賴朝當然聽過,卻不接腔。
廣元於是用懇切的語氣,描述了他口中手足相殘的歷史。
中國唐朝,唐高祖的兒子李世民在滅隋的戰爭裡軍功卓著,萬民歸心。仗著這點,李世民率領親兵在長安城的玄武門發動軍事政變,殺死太子李建民與哥哥李元吉,史稱玄武門之變。最後,李世民的氣勢甚至逼使父親讓位,提早當上了皇帝——也就是唐太宗。
這比喻的用意,再清楚不過。
賴朝外冷內熱,忍不住看著匍匐在地的廣元,咬牙問道:“軍師有何高見?”
“依臣之見,主公須封賞所有參與一之谷會戰的武士,獨獨漏掉對義經的拔擢,將一之谷的勝利歸功與鎌倉這邊的武威,而非義經的天才。”廣元沒有抬頭觀察賴朝的神情,繼續獻策道:“當然,我們也得把義經的軍權扣住,不讓他掌握實際的兵馬。”
“嗯?”
“義經雖然在作戰上很有天分,但義經心浮氣躁,一定會對鎌倉的這項決定不滿,並開始懷疑鎌倉這邊是不是有什麼抹黑他的流言,此人一亂,行為便易不端。”廣元推敲未來的發展:“至於法皇,法皇一定會藉此大力封賞義經,讓他不得不接受官位。只要義經未經鎌倉的同意接受官位,我們就可以用義經傲慢的理由,漸漸疏遠義經,把義經孤立在源家之外。”
“這麼做,難道義經不會叛變嗎?”賴朝有些不能認同。
“如果義經一心向著主公,想必不會有所行動,甚至還會痛斥己非。但若義經有二心,趁著義經羽翼未豐,逼得他提早造反豈不更好?”廣元裝出憂心忡忡的神色:“若等到民心歸附義經,軍隊只相信義經的戰神神話時,鎌倉就會有分裂的危險。要除掉妖怪,就要讓他早點變成妖怪。”
“就照你說的去做吧。”
賴朝面無表情。說道:“將參與一之谷戰役的武士名單給我,我要親自封賞他們官位,讓他們清楚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是”廣元退下。
賴朝獨自一人,坐在偌大的主帥棚裡,空洞地沉思著。
歷史,最終會站在自己這邊的。
因為,歷史一向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