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朋友還沒去訪呢,也不知還在不在。”他對這事顯然並不甚在意,只管上上下下打量引華,微笑道:“公子斯斯文文,聰敏外露,怎麼看都不像是個生意人,倒更像是個讀書人呢但看公子外表,相貌堂堂,書卷氣甚濃,腹中定然錦繡文章,若是下場,起碼也得中個舉子吧?但不知為何竟棄文從商了呢?”
吳管家聽了微微有些變色,望著引華,目中隱憂憐惜一閃而過,忍不住對康熙微微蹙眉。要知道,引華從小讀書,一心衝著科舉去的,雖然他後來受了打擊從科舉場仕子路退了下來,但夜來捫心自問時,未必沒有過惆悵要知道,一個人自幼便堅持著,一直堅持了十幾年的思想,豈是說改就改、半點兒留戀都沒有的?
不想引華聽罷先是一愣,眼睛一亮,隨即哈哈一笑,向康熙拱手道:“老先生真是目光如炬,聰明過人,這都看出來、猜出來了。實不相瞞,在下倒是度過些書,原先也參加過科舉,只是家中發生了一些事,所以便回家接手生意了”
“可惜了”康熙輕嘆了口氣,笑道:“若是現在仍有機會下場參考,你還肯去嗎?”
引華盯了他一眼,搖了搖頭,笑道:“我如今做生意做得好好的,為什麼還要去那名利場上追逐?”
“此言差矣”張廷玉忍不住道:“科舉乃是為國選拔人才,多少治國之能士俊才皆由此出,若沒有科舉,哪來的治國之才,公子這話說得有些偏頗了。”
引華只微笑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