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滑稽
康熙時不時下馬,望見地裡有百姓在幹活便上去瞧一瞧,問一問。此時已是九月中旬,種在地裡的紅薯、土豆已經開始陸陸續續的收穫了。康熙見出產的果實果然如胤禛和引章所言,產量甚高,個頭也很大,百姓們面上都露出笑容,他不禁也暗暗點頭,臉上增添了不少神采。
引章倒是機靈,每到一處便微笑著跟那些地裡的農民搭話,問了許多栽植的情況,比如誰教你們種植的?來人態度如何?期間有沒有再來看過?有沒有告訴你們怎麼儲藏?收成比起玉米大豆怎樣?今年可能熬過去?來年還種不種?等等,又順便跟他們聊了聊各種不同的吃法,又說可以換一些小麥大米,可以跟紅薯土豆混著吃等等,倒也說得有模有樣的,農人們見他們雖然衣衫簡樸,但神氣之間流露的氣韻非同尋常,一開始還有點怯怯的不太敢說,見引章笑吟吟的,言語之間對莊稼農活十分熟稔,情不自禁大起共鳴好感,便也笑著回答得有聲有色。
從這些對話中,康熙瞭解到了胤禛的不辭勞苦和駱家人的認真謹慎,心中大悅,暗暗點頭。他哪知道,引章幾乎是每五天一封信送到引華和吳管家手中,讓他們一定一定要管教好手下人,待人要謙和,教人要盡心,而且,行事還要低調,絕不許貪圖名聲。引華和吳管家向來對她的話奉若神明,而且一看胤禛那個樣子,本能的便生出一股肅然之意。
第二卷 拓野開荒 第374章 觀察
收費章節(12點)
第374章 觀察
而且,引華更委屈的覺得,胤禛好像對他有意見,很深很深的意見,更加不敢有半點兒怠慢了
其實也不能怪胤禛,胤禛自己還吃了啞巴虧憋了一肚子火呢
當他領了皇命出京,來到此處與引華會合時,被突然之間出現在自己身邊的翠羽嚇得臉色“唰”的一下變了,使勁眨著眼,翠羽驚慌失措的目光和發白的臉色告訴他,他沒有看錯
胤禛稍微一想,就知道自己上了引章的大當了,當時氣得七竅生煙偏偏這口氣還出不得。而且,胤禟可以裝作沒遇上翠羽,他可做不來這種欺瞞君父的事。所以,雖然上了當,但這當他還的繼續上下去。
胤禛當時沒有認翠羽,畢竟,康熙已經下過聖旨,翠羽格格是已經“薨沒”的人,他也只能在私下裡跟她接觸。
翠羽雖然不怕胤禛,但乍然遇上而且是陪著自己心上人時被自家哥哥抓了個正著,她還是有點彆扭的。所以胤禛私底下逮著她了,問一句她便答一句,一句也不敢隱瞞。胤禛聽了更加生氣,對著她半響才吐出一口氣。
說不得,只好硬著頭皮將找到翠羽的訊息想個妥當的法子告訴康熙,其實這事倒不為難,為難的是,翠羽給自己找了個未婚夫,還是個被革過功名、現在又種地又做生意的普通人,既非名門又非望族,康熙知道了不氣死才怪呢
於是胤禛沉吟思索再三,覺得用書信已經難以將此事加以說明,便決定一安排好手頭事務立刻回京一趟,跟康熙親自稟明此事原委。當然,他不會捅出胤禟引章早已見過翠羽的事,他不是那種在背後說人閒話的人,哪怕這閒話其實是事實。
胤禛打定主意,便沉著臉讓翠羽趕緊回安徽孔雀山莊去,不要再跟在引華身邊拋頭露面。
翠羽和引華正是兩情相悅,情濃意濃,翠羽哪肯離開,撅著嘴說如果她離開的話,引華思念她,一定會魂不守舍,無心他事,到時候辦事出了什麼差錯,誰負責?
胤禛又好氣又好笑,一個姑娘家家的,大言不慚的說男人對她“魂不守舍”?這若是他的女兒,他早一頓鞭子禁足一年了
不過,他也不得不承認,翠羽說的也並非完全空穴來風。瞧駱家那傻小子那傻樣,人前人後都毫不忌諱那含情脈脈的眼光,若是翠羽當真這麼走了,那傻小子沒準還真會“魂不守舍”若辦錯了事,他當然會罰他,但那又有什麼用?他辦錯了事,勢必將連累到他,再怎麼罰他也不能挽回他雍郡王慧眼識人從無差錯的名聲
胤禛無奈,只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卻撥了名老成的家人跟在翠羽身邊,同時嚴厲告誡,讓她要懂分寸,不許胡來畢竟,他們只是同父異母的兄妹,況且又是生在規矩森嚴的皇家,況且翠羽從小又不長在宮中,兩人之間的關係還是十分淡薄的,如果不是因為康熙太寵愛翠羽,他才沒必要管這事呢現在雖然非管不可,但也是適可而止。
京城裡的康熙聽到胤禛說了這事,毫不出他意外的氣得臉色發青、手指發抖,先不管別的,先將胤禛劈頭蓋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