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大樓正面矗立著一座列寧全身銅像,也是海參崴所剩下的唯一的一座列寧塑像,其餘三座都在九十年代拆除了。這座銅像無人照看,頭上和身上落滿灰白色鴿糞。列寧在大多數俄國人心目中已失去往日的光輝。1993年,列寧大街又改回斯維特蘭大街了。

。。

藍英年:海參崴的街道(2)

既然海參崴“就是我們的”,同中國有關的街名當然都得改。我每天經過的海洋大街原名中國街,北京街改為福金街,紀念1957年擔任太平洋艦隊司令的福金海軍上將。綏芬河街改為烏博列維奇街。烏博列維奇曾任遠東共和國軍事部長兼人民革命軍總指揮,1922年10月25日從外國武裝干涉軍和白軍手中奪回海參崴,是革命功臣。但1937年受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牽連被捕入獄,同年被槍決。

海參崴曾是紅軍和白軍爭奪的戰略要地,戰鬥極為殘酷,有幾條街道便以壯烈犧牲的紅軍指揮員命名。陡坡街改為蘇漢諾夫街,傳教士街改為拉佐街。蘇漢諾夫和拉佐都是海參崴人民心目中敬愛的英雄。蘇漢諾夫是濱海邊疆區第一屆蘇維埃主席,1918年在一次激戰中被白軍殺死,犧牲時年僅二十二歲。拉佐是紅軍游擊隊指揮員,死得更為慘烈,1920年被白軍活活燒死。紅軍殺白軍,白軍殺紅軍,雙方都殺紅了眼。拉佐被白軍燒死,但他被燒死前也曾燒死過幾個白軍游擊隊領導人。國內戰爭期間其他地區也大致如此。戰爭是對生產力的破壞,海參崴則是破壞最厲害的地區之一。像這樣好的世界良港,比起世界其他港口來,生產設施、住宅建設和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除戰爭因素外,政治迫害、官僚體制和計劃經濟也大大阻礙了海港的經濟發展,直至今日,人民生活水平比發達國家不知相差多少倍。

遠東大學圖書館位於莫爾多采夫街,也是我常去的地方。這條街的對面是噴泉街,橫著相接的是斜坡街,三條街當中有個廣場。1989年我初來時,廣場當中矗立著捷爾任斯基的生鐵鑄像,1993年,莫斯科克格勃總部盧比揚卡前的捷爾任斯基銅像被推倒,海參崴的生鐵鑄像也跟著拆除了,廣場變成停車場。我原以為莫爾多采夫是游擊隊員,因為以游擊隊隊員命名的街道隨處可見。沒想到莫爾多采夫卻是功勳卓著的契卡分子,而斜坡街原來叫明仁斯基街,噴泉街——捷爾任斯基街。契卡的大人物都集中到這裡來了。捷爾任斯基是第一任契卡主席,1926年逝世後接替他的便是明仁斯基。明仁斯基也是大人物,但身體一直不好,沒有他的後任亞戈達、葉若夫和貝利亞幹得那樣轟轟烈烈。1934年逝世時,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羅希洛夫和卡岡諾維奇等人輪流為他抬靈柩,足以說明他的身份何等顯赫。這幾條街為何以契卡人員命名呢?我探究一番後才知道,原來濱海邊疆契卡總部曾設在這裡。蘇聯所有城市都設有契卡機構,但海參崴的要比別的城市的大,因為二道河子區設有勞改營轉運站,押送到遠東來的犯人先都到這裡。轉運站隸屬蘇聯東北勞改營管理局,而這個局也設在海參崴。轉運站對押送來的犯人進行“篩選”,體力強的送往科雷馬開採金礦,身體弱的暫留在轉運站,以後再分別押往其他勞改營。俄國著名作家沙拉莫夫就是從海參崴勞改營轉運站押往科雷馬的。他在科雷馬關押了十七年,寫出反映採金犯人生活的《科雷馬故事》,轟動一時。蘇聯一大部分黃金都是犯人在科雷馬開採的。詩人曼德爾施塔姆由於體弱多病,留在轉運站,1938年瘐死海參崴二道河子。1937年大清洗時期,居住在海參崴的中國人遭受殘酷的迫害,所有中國人都從海參崴遷走。我的忘年交,早已作古的曾先生,便從海參崴押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原始林,他在那兒伐了十七年樹。我問他什麼罪名,他說因為頭髮是黑的。如今在海參崴已找不到一戶中國老住戶了。

除了二道河子區,還有頭道河子街,純粹是中國地名,當然中國人就居住在這一帶,現在一點痕跡也沒有了。中國人以撈海參為生,崴就是海邊的意思,在岸邊一伸手就能撈到海參,可見海參之多,海參崴也就由此而得名。現在山東和黑龍江的老人仍管海參崴叫崴子,他們都曾“下過崴子”。19世紀50年代中期以前,俄國人不吃海參,後來知道海參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才開始捕撈。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俄國海關查獲的走私海參,不知有多少麻袋。但奇怪的是海參就是撈不盡。2001年11月初,我陪綏芬河電視臺在海參崴拍商業片,其中有釣魚的鏡頭,我們租了一條快艇向俄羅斯島駛去。到了目的地,我們一行五人在艇上釣魚,半小時便釣了二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