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5部分

橫排小跑而出,到門前臺階下飛快以四名主將為中心向兩邊延伸,眨眼間改列成十縱列,五橫排,隨之報數,速度快得令人眼花繚亂。

“全體都有!立正!敬禮!”身材高大的佰長仍穿著紅色棉布的短襖和肥大軍褲,外披細鱗輕甲,腳蹬及膝的黑色長筒牛皮靴,不過硝制拋光技術還差點,也沒上油,皮靴不那麼亮,但也煞是好看。佰長上前數步,一跺腳立正,舉手於頭盔一側立正敬禮,又喝道:“講武堂前門使、警衛司二營六都佰長張大虎,率本部恭迎隴西王殿下駕臨視察!若有所需,請指示!”

講武堂警衛司編制是一個團,當然也是由優秀士兵和軍官組成的,隨時會下部隊。這就是未來的帝**人面貌,章鉞看得頗為滿意,儘管身上穿著紫袍官服很不方便,仍是立正舉手還禮,向後面眾士兵們揮手示意,大聲道:“現命你部接待王府隨從,出參佐一人引本王至正衙,其餘人等繼續執勤!”

“我部謹遵均令!”佰長再次敬禮掉頭小跑而去,揮手大喝分派了一夥士兵原地等著接待侍從,其餘士兵又隨他跑步進正門,可還沒完,兼了前門使的職務有接待來賓的責任,同時還要向上級警衛司主官彙報,最後才轉報最高主事人王彥超和宗景澄。

別小看這些,處處都是規章制度,不過講武堂的迎駕禮儀分為日常、隆重、特殊,現在就是日常禮儀了。若後者,那是有大規模軍官團前來,或者有高階官員帶著大群文武來訪,並提前通知了,那就要請出全副禮樂儀仗隊到牌樓外迎接。

不過禮儀規格都不高,因為章鉞是出了名的討厭寵大儀仗陣容擺官威。這時代凡事都講一個“禮”,別說官場和軍隊了,就是民間庶民老少見面,謙禮都拉拉扯扯半天。

“恭迎隴西王殿下!”前面一名滿下巴大鬍子的傢伙站在臺階下伸手引路,咧著嘴露出一口白牙憨笑,見章鉞上前,立即在前帶路。

看這傢伙一副粗獷模樣,章鉞心中實在有點懷疑他能否做好參佐的職責,這可不僅僅是掌軍法,還要做許多文案帳務後勤工作。章鉞想到這些便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從軍幾年了?”

“卑職原名梁裡奇,入會寧教導營時改名梁信昌,會州人,曾隨梁鬼苯將軍徵過涼州、河湟、夏綏,共從軍四年!”梁參佐回道。

原來是出身梁氏羌的,章鉞想起來了,梁鬼苯這憨貨讀書識字實在不行,到現在還是新編的會寧鄉兵團主,與二弟章鋮一起在河湟都督府兼了個職務。

走進正門前院,王彥超得了彙報出來迎接,見禮畢,二人一起過儀門,章鉞問道:“不知課堂設在哪邊,先去看看!”

“因為入學的都是基層軍官或者老兵,所以每四天文課後,開一天校場、或野外訓練的武課。武課就不說了,文課需要先從識字教起,設有初、中、高三個學級,目前共有學員兩千五百人,教官人才還很缺乏。倒是速成班那邊,教授有一定識字基礎的軍官可容易多了。”王彥超笑道。

速成班的教育目的不一樣,由鎮兵改編來的五個師需要很多監軍人員,從佰參佐到師監軍使如果不稱職,或者濫竽充數,那直接導致整個單位的監軍系統形同虛設,憲兵也不懂得該如何監督軍紀,那少數管多數還怎麼管得了。

這都是擴編太快帶來人才缺乏,軍隊素質下降的問題,章鉞沉吟片刻,邊走邊回道:“等七個師會齊,另於大營總部再設一個教導營,中高階軍官再回爐。大冷的天氣就不拉出來訓練,對士兵也來個全軍大掃育!”

“這個……以夥長帶兵自行學習倒也可行,就是……紙筆教材也好像不夠啊!”王彥超苦笑,時間長了,他算是漸漸見識了西北軍的良好軍紀,以及調兵出營時的超快速度,慢慢對這支軍隊有了歸屬感,一旦遇事,他會不自覺地主動考慮後勤各種細緻事務。

對於一支軍隊,歸屬感非常重要,無論是軍官還是士兵,若有了歸屬感,他們會自發地、積極地承擔自己的責任,主動配合上級單位,並督促下屬單位執行命令。由此也可看出一支軍隊的凝聚力,向心力,內部是否團結。

為統帥者,無勇名,無赫赫之功,全在運籌帷幄之中。運籌帷幄其實就是在中軍大帳中,為大軍籌備充足的後勤。什麼決勝千里之外,那是前線大將們的事。

中軍一般都在後方千里之外呢,在這個交通靠走,通訊靠吼的年代,廟算決策只決定打不打。打哪裡,怎麼打都是前線說了算。所以這方面,王彥超曾吃過敗仗,顯赫的戰功不多,但後方統籌能力是不輸於宣崇文的。

辦公官署後面,有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