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就在這時,剛派出的哨騎狂奔而回,老遠就大喊。哨騎一路所過,士兵們手忙腳亂地將剛剛取出的乾糧和水袋重新收拾了,自發地翻身上馬檢查武器,驅動戰馬重新列隊。
“怎麼回事?”慕容延釗大吃一驚,雖然料到這地方可能不太安全,但也沒想這麼快就被發現。
“稟慕容將軍!遼軍突然棄城不打,走城南向馬池口逼近,其前鋒五千餘騎剛剛衝進了小鎮,向我們這邊來了!”
“不期而遇?”慕容延釗恍然大悟,怪不得之前袁通說,遼軍攻城整整一天,這是走之前狠打一場。
可一想又很奇怪了,甩開昌平袁彥三萬餘兵,他耶律撻烈就不擔心居庸關失守?就算他進了幽州城,後路外援照樣被斷,這不是於事無補麼?難道關外還有援兵前來,撻烈這是有恃無恐?
慕容延釗想到這些,頓時暗暗心驚,立即命前軍北上搶佔地形準備作戰,中軍迅速列隊行軍跟上,自讓親兵取出筆墨,以一塊薄絹在行李箱籠上鋪平,揮筆急書了兩份軍報,命親兵一份送去昌平給袁彥,一份送歸盧思臺行在。
馬池口屬於昌平城郊,是小塊平原及丘陵地帶,小鎮就坐落在山腳平地上,一條小河穿鎮而過,鎮子南郊有著大片的農田、麥地,阡陌相連,偶爾還有一個個水塘。
這種地形並不適合騎兵作戰,下馬列步陣展開也會遇到很多麻煩,可這時永遠走在大軍前面的哨騎已經和遼軍探馬在小鎮外小規模交戰。
騎兵士兵的選擇標準,首先是一名合格的步兵,所以步戰並無問題,某些方面來說,還正是揚長避短了。慕容延釗率部到鎮子南郊,前鋒一個軍兩千五百人果然都下馬在小路邊麥地裡列陣,與遼軍隔著百餘步對射。
遼軍小股騎隊雖在麥地裡遊蕩,但也沒衝近,遠處還有數千騎在小鎮外草料場上列陣,這時已進入一種前鋒對敵未知,中軍未作出決定時的對恃狀態。
慕容延釗的中軍立於一處坡地上,這兒也只容下兩千餘騎,其餘大部分佈在坡地前後,陣形散亂不堪,這是準備隨時將戰馬拉走改以步戰的。同時,遼軍在北面三四里外,距離遠了看到的只是一團團小黑點在移動,主力估計還在後面。
雙方對峙著小規模交戰了半個時辰,遼軍前鋒主動向北撤退了,慕容延釗率部進駐馬池口小鎮安排宿營,同時派哨騎繼續盯住遼軍,到傍晚陸續有訊息傳回。根椐資訊整理,大概是耶律撻烈欲繞城南下,但李處耘率馬軍出城追擊,加上前路受阻,最終拖得耶律撻烈在昌平縣城西南十五里的百花崗重新紮營。
發生的一點意外使得決戰的時機來臨,耶律撻烈被徹底堵住,除了退回居庸關,他也只能選擇決戰,而這也是周軍樂見其成。
百花崗也不是什麼高大山嶺,只是平原向丘陵地帶延伸所常見的一道南北走向的小山樑,坡度自然也不大,砂岩地形的山上並無林木,表面遍佈的枯黃草叢中有了星星點點的嫩綠,這黃綠的色調一直鋪向遠處,有很大的一片開闊荒地。
二十二日凌晨,當太陽剛剛躍出東方天際的地平線,三萬五千餘遼軍開出大營,在百花崗山樑下列陣,兩萬關外來的拽剌健兒居中,一萬五千西京宮衛軍分為三部,步陣前置五千,另一萬分列於步陣側後的山樑上,這種陣形是依地勢展開,後顧無憂,而前方三面是攻守兼備。
就在耶律撻烈佈陣的同時,周軍兩支人馬到了附近後,也以作戰隊形推進到戰場。袁彥部開出昌平,兩萬步軍以營級指揮為基礎,以軍為單位分為八個大方陣,每兩軍組合負責一個方面,列前、左、中、右四軍,在山樑正東方向四里列陣。
一般來說,前、左、右三軍為中軍的堅硬外殼,後軍一般是戰力較弱的,加上非戰鬥人員,及民夫雜役後勤輜重等,這主要是作為預備隊。但中軍往往也是整個大陣的縮小版,只是兵員單位要少點,並不是不設後軍就沒有預備隊。
而侍衛司李處耘部一萬二千騎分出兩個軍遮護步陣側冀,另七千騎則作為獨立的力量佈於山樑北面。同時,殿前司慕容延釗一萬騎也獨立作戰分為四個梯隊,呈弧形分佈山樑東南一帶,對遼軍耶律撻烈部形成了半包圍的格局。
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地形與雙方兵力的配比決定了佈陣方式,到了現在,雙方都摸清了對方兵力資料了,但馬、步戰力如何,需要打過才知道。
儘管已方比遼軍多幾千兵,但袁彥並不敢大意,見慕容延釗部一到戰場,便立即派次子袁通攜中軍作戰策略過去接洽商談,以便到時協同作戰。
第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