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自督促二旅換裝,並試練了幾天,整體效果良好。章鉞又把更多的心思花在教導營軍官培訓上,這是一批低層都頭以下軍官加老兵,完成學業後下放到鄉兵中,作為後勤預備隊押運糧草,戰後就順理成章留在河湟。
接下來幾天裡,涇州春試舉場結束放榜,此次明法、明算科錄取學子一百二十人,這當然是章鉞有意降低了錄取資格,等著戰後調去河湟各州備用。而進士科不過二十人,堅持要去東京參加禮部試,章鉞就不大理會了。
二月初七,邠州靜難軍節帥李暉率四軍一萬兵抵達涇州,並帶來了邠州所能調出的最後一批糧草。章鉞派人接收,安排士兵進駐大營休整,迎李暉到府衙住下,商議作戰事宜,並通知洮州史成弘、隴西杜延暉率兵北上蘭州金城集結。
三日後,安排了封乾厚、牛從緒等人留守,章鉞率高長海、商華慶二旅,卞極、楊玄禮的牙軍精銳,與李暉合兵共一萬七千五百戰兵,以觀察使翟從恩、常德本率鄉兵一萬從徵,正式從涇州出發。
到達定西堡已是六天後的傍晚,恰逢前往會州、蘭州、隴西等地考察,走了一圈轉回來的朝中使者馬仁禹、董光買一行人正在這裡,須得接見一下。而且會寧趕在戰前又送來一批新裝備,正好下拔給二旅,這都是需要點時間的。
大軍進駐現成的屯糧大營休整,卞極去安排換裝的事。章鉞則和李暉於中軍大帳就坐,另有彰義、河西兩鎮觀察使翟從恩、常德本,會州刺史溫元愷等人在旁相陪,派人請馬仁禹、董光買前來。
這兩人很快就到了,都是熟人,也比較年輕,幾年過去看起來沒什麼變化。章鉞抬手示意,請兩人在旁邊空位落坐,微笑開口道:“二位遠來正趕著出兵,也沒時間好好接待,不知這次蘭州之行,有何見聞?”
“城池殘破不堪,郊野荒蕪人煙,逢河谷地帶則遍地腥羶,盡是蕃羌部族,不見一個漢兒。”馬仁禹也是軍人作風,言簡意賅。
“可不是麼!新收復七州,交通不便,偏遠而閉塞,除了放養牛馬,收集生皮毛氈能帶來一點微薄收入,沒有十年經營怕是恢復不過來。其中蘭州、隴西渭州土地肥沃,只要移民過去,兩三年倒也能有稅入。涼州咱家沒去,不過會州還算不錯,據溫使君所說,現在有轉虧為盈的趨勢,再過一兩年,除進獻鹽鐵戰馬之外,能按戶數納稅糧。”(未完待續。)
第0394章 尋求外援
董光買還是有點見識的,當下侃侃而談,其實他只到會寧走了一趟就轉去蘭州再南下,很多地方沒來得及去,所瞭解的並不是很全面。當然,溫元愷也不敢讓他全知道,讓他有個大致瞭解能回京交差已經不錯了。
“那戰後怎麼設定防區?朝中相公們可有表決?”章鉞在去年所上湊章中上了三個建議,也不知道最終會不會採納。
“還不知道,不過某從東京出發時,王文伯、王齊物、魏道濟三位相公贊成設經略使司統轄河湟各軍州,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不用大規模移民。但範文素、竇可象、張玄圭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應該按常例設定節鎮,但又不同意移民,官家未露口風,也不知最後會如何定策。”董光買照實回道。
“呵呵……設定節鎮的話……李大帥如何看?”章鉞轉頭看向李暉,這也是位年近五十的老帥,但資歷戰功和威望只是一般,曾為劉知遠帳下牙將,乾佑初以從龍之功拜河陽節度使、檢校太傅。據說貪鄙好財貨,愛以小恩小惠結好他人以邀其名。
“設節鎮恐無力養兵,若蕃人叛亂,則有可能前功盡棄,這實在不是什麼長遠之策。”李暉點點頭說,其實他是看出章鉞傾向於設立經略使司,樂得出言附和。畢竟他曾是劉知遠的部下,其實不受朝中相公們信任。
“某也是這樣認為的,若設節鎮的話,那一定要移民,否則如何守土,何以自給養兵?若全軍屯墾,那訓練修繕城防等重要事務可就丟下了。”章鉞笑著說道。
“章將軍不用擔心,雖然我們沒有明確支援設立經略使司,但河湟各地情形還是照實上湊的,朝中相公們畢竟沒到過西北,若知道實情應該會批覆下來。”翟從恩也笑道。
“設節鎮非穩妥之策,若一定要這樣,那至少也要轄四到五軍州方才有足夠兵力戍邊屯墾,二位中使是巡察過的,不妨照實進言。”常德本曬著暴牙,捋須微笑道。
“這是自然之事,我等回涇州,須另外驗收抄錄一份涇、渭、原三州地圖戶數名冊,還需章使君提供便利。”董光買拱手道。
“這沒問題,找牛支度使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