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全力進攻,這樣步軍才能投入作戰,否則還是被動了。
西北之地產糧不高,訓練太多的馬軍別說傷不起,政治風險也難以承擔,所以章鉞雖讓河湟各鎮擴編了一些馬軍,但仍是以步軍為主,而馬步的比例,一般則為三比七。運送糧草輜重多用馬車,騾馬隊的話載重運量少,而且更加耗糧。
夏、遼聯軍馬隊勢挾風雷,如浪潮般從緩坡上滾滾而下,直衝向南北兩冀,而位於周軍步陣外圍兩三里的戰場上,交戰的雙方為免被主力馬隊衝撞踐踏,遠遠地逃開後,又立即戰在一處,來回衝殺不斷。
前一場戰鬥讓戰場灰塵四起,籠罩著一地人馬屍體遍地,但後面兩方的馬隊緊隨而來,又在戰場上衝殺碰撞踐踏,臨近黃昏的朔風冰寒刺骨,但沒有人顧得上。
周軍北面左冀是章鉞苦心經營數年打造出來的西北突騎,精良的裝備彌補了馬術騎射的不足,與遼軍勢均力敵。而南面右冀有白亭軍、神烏軍七千騎,加上史彥超的殿前司鐵騎軍五千,實際上比夏綏軍戰力稍強。
小半個時辰過去,左冀戰場如前一場戰鬥一樣中規中距,局勢未見明朗。但右冀面對李光睿的“鐵鷂子”,神烏軍三千五百騎在前吃了大虧,那是清一色鐵甲重騎,橫排梯隊之間都以小兒手指粗的鐵鏈相連,除了透甲錐讓其損失了前排,但接戰後幾乎被直接突破。
位處中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