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一千三百八十 兵仙登場

大勝利,但也沒犯下錯誤,把戰線步步逼近,終於從幽州推進到了青州。

這就是李氏雙雄的可貴之處,如果把李績和李牧與夏侯兄弟互換一下位置,也許曹操現在的處境也就不會這麼艱難,也許中原大戰也就不會輸得這麼慘烈。

既然李績與李牧如此優秀,又在李唐擁有足夠的聲望,李世民沒有任何理由直接把韓信擢升到和二人並肩的高度。

而且除了二李之外,李世民手下還有兩個優秀的帥才,一個是掌管水師的李舜臣,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所以才讓兵力處在劣勢的唐國水師面對漢軍水師不落下風。

另外一個就是由李牧挖掘並舉薦的鮮卑人冒頓,名字音譯成漢字之後叫做“魔都”。因為他展現出了超人一籌的統率騎兵才能,李世民乾脆直接賜名“冒頓”,認為他的能力可以與匈奴歷史上最傑出的首領一爭長短。

手下擁有這四位出色的統帥,註定了李世民不能一下子把韓信拔的太高,否則不僅這四人不服,只怕整個李唐的文武不服,李唐的五十萬將士也會不服!

他韓信憑什麼一來就登壇拜將?就憑他的名字叫韓信麼?

所以,縱然李世民對韓信欣賞有加,卻也只能循序漸進,為韓信創造機會,讓他多撈一些功績,慢慢的積累向上爬的資本。

由李世民親自統率,屯駐在整個北海郡境內的唐軍達到了十五萬,李世民思前想後,分給了韓信五萬兵馬,命司羿與李嗣源在他麾下聽令。

這樣的任命已經是破格提拔,恩寵無兩,暗地裡引起了不少流言蜚語,惹得許多大將眼紅嫉妒。李世民能夠給韓信的待遇,這已經是極限!

不過,這已經讓韓信感激涕零,稽首頓拜:“信誓死為大唐效忠,此番必將重創漢軍於青州,為陛下開啟嶄新的局面!”

意氣風發的韓信登壇閱兵,振臂高呼:“將士們,請相信陛下,相信我韓信,只要你們三軍用命,惟命是從,我定然讓你們建立震驚寰宇的不世之功!”

除了駐紮在北海郡境內的十五萬唐軍之外,在濟南國正北方還有李績統率的十三萬兵馬,麾下有大將李嗣業、王伯當、毛文龍、袁崇煥等人。在濟南的正西方還有李牧統率的十二萬人馬,麾下武將有冒頓、李光弼等人。

三路唐軍總數達到四十萬,以三角形盤踞在青州境內,遙相呼應,準備與李靖、衛青統率的近四十萬漢軍一決雌雄,甚至來一場決定未來走勢的大決戰。

除了正面的唐軍之外,在徐州與青州交界的地方,還有樂毅、郭子儀、陳子云等人率領的十一萬魏軍作為援軍,麾下武將擁有賈復、王彥章、董平、荊布、曹劌、李通等人。

而在漢軍方面,由於衛青與秦瓊的援軍先後抵達,再加上老將廉頗統率的郡兵,以及鄭成功的青州水師,青州境內的漢軍也達到了二十五萬。麾下武將擁有尉遲恭、楊延昭、武松、秦用、羊侃、徐盛、魏無忌、魚俱羅、龍且、郭淮、劉仁軌等人。

及至李靖攻克洛陽之後,又率領了李存孝、馬超、太史慈、羅藝、花木蘭、關勝、秦良玉等人提兵十萬冒著凜冽的北風進入了青州,屯兵泰山郡、濟南國等地,與唐軍相互對峙。

就在半月之前,關羽率部南下許昌參戰,又分給了孫武、養由基三萬人馬,命二人提前進入青州輔佐李靖。

就這樣,參戰雙方的兵力架構已經組成,大戰一觸即發。

到底是唐魏奮起反擊,扭轉不利的局面,還是漢軍一戰定乾坤,將唐軍逐出青州,成敗皆繫於青州大戰的最終結果。

(ps:今天和昨天一樣,還是隻能一更,伯父於昨日因病辭世,享年75歲,這兩天比較忙。反正解釋不解釋都會有人罵,還是向兄弟們說一聲吧。

其次,由於這本書的出場人物太多,幾個戰場同時展開,在切換地圖的時候最難寫。因為相隔一兩個月,前面那個戰場的劇情已經忘的差不多了。不只是讀者,作者也一樣。

所以,把人物羅列一遍不是為了水,而是為了重溫一下這個戰場的大概,敘述一下局勢和人物,起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因為不可能漢魏在中原殺的血肉橫飛,青州戰場都在作壁上觀,矇頭大睡。

隨著字數越來越多,前面的劇情千絲萬縷,後面的劇情越來越難寫;譬如部分醬油的武將,到底是活著還是死了?這些都需要梳理回憶,所以大大影響了碼字速度。

尤其是這本出場人物以千計的小說,收尾難度實在出乎作者的想象,速度怕是再也無法提起來了,劍客能保證的就是一定會善始善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