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話音剛落,滿朝文武洗耳恭聽,作為身經百戰的大將,他的建議對風雨飄搖的大唐至關重要。
但出乎預料的是李元霸忽然拍案而起,吹鬍子瞪眼的叱喝道:“你有完沒完?囉囉嗦嗦的像老太太的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我還要和皇后親熱一番呢,有事明天再說!”
“啊……”
李舜臣不由得啞口無言,最擔心的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以李元霸的智商做出再怎麼可笑的行為都是有可能的,服侍這樣的皇帝就必須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拿出哄小孩的耐心來陪伴君王。
“呵呵……陛下莫急,國難當頭,不能耍小孩子脾氣,先聽李將軍把話說完。”長孫無垢莞爾一笑,笑盈盈的規勸李元霸。
“我不聽,我不聽,我要出去走走,所有的事情由你來決斷好了!”
李元霸耍起性子來起身就走,一溜煙般離開了金鑾殿,只剩下目瞪口呆的群臣與嘴角微翹的長孫無垢。
長孫無垢清了清嗓子,肅聲道:“陛下的脾氣眾卿家也都知道,就算他坐在這裡也沒什麼用處,大夥兒還是別勉強他了。本宮與眾卿商量好了之後再由哀家轉達給他也是一樣,李將軍有本直奏無妨!”
“也只能如此了!”
李舜臣嘆息一聲,躬身啟奏:“臣所奏者非為別事,實乃漢軍大兵壓境,東有衛卿率十幾萬漢寇麋集於膠州半島,聯合鄭森的青州水師,準備跨海來犯。而東面公孫齊、陸遜已經平定了倭國,在北海道集結了二十多萬兵馬,不日即將來犯。
經青州一戰,我軍十五萬精銳損失殆盡,元氣大損。臣手中僅剩不足五萬水師,而國內的兵力也僅在五萬左右,經李隆基之亂更是愈加惡化。王儉城與膠州半島隔海相望,漢軍從沿海登陸,兩天左右便可兵臨王儉城外,使得陛下與皇后娘娘以及京畿中樞陷入危機之中,因此臣認為應當火速遷都,暫避漢軍鋒芒!”
李舜臣話音剛落,滿堂一片譁然,眾文武如同醍醐灌頂,齊聲道:“李將軍此言有理啊,漢軍大兵壓境,王儉城朝不保夕,的確應該及早遷都,暫避漢軍鋒芒了。等到衛卿兵臨城下,再想遷都就晚了!”
聽了李舜臣的話,長孫無垢也被嚇了一跳,蹙眉道:“多虧了李將軍提醒,滿朝文武就你高瞻遠矚,未雨綢繆,遷都之事宜早不宜遲啊!以李將軍之見,遷都到哪裡才合適?”
李舜臣拱手道:“漢軍東西夾擊而來,高麗半島缺少戰略縱深,京城必須向北遷徙,臣以為遼東郡治所襄平最為合適。”
藺相如與李鴻章也都具有一定的戰略眼光,聽了李舜臣的話紛紛贊成:“李將軍所言極是,縱觀大唐全境,目前也只有遼東襄平最合適,既有戰略縱深,又可以和曹魏密切配合,互為犄角。請皇后速速下令遷都遼東,暫避漢軍鋒芒,以策萬全!”
長孫無垢目光掃向丘神通等其他文武:“李舜臣將軍提議遷都遼東,藺愛卿與李愛卿俱都贊成,其他的眾位卿家意下如何?”
丘神通、盧嵩、獨孤甲等人一起鞠躬贊成:“臣等附議!”
長孫無垢微微頷首,目光如炬,幹練果斷的道:“既然眾卿家一致贊成,此事宜早不宜遲,馬上由藺愛卿與李愛卿去籌備遷都之事!”
藺相如與李鴻章一起拱手領命:“臣二人謹遵皇后口諭,火速準備車馬,將京城裡的糧草輜重、甲冑兵器全部裝車,準備運往遼東!”
李舜臣繼續建議道:“我大唐遷都遼東並不代表放棄王儉城,更不是放棄高麗半島,否則遷徙之舉就毫無用處。臣以為應該留陛下與微臣繼續坐鎮王儉城,阻擋漢軍對我大唐土地的侵略,拱衛遼東,等漢軍糧草匱乏之時自然退卻,則大唐安矣!”
長孫無垢點頭道:“李將軍說得極是,本宮會說服陛下留下來鎮守王儉城,軍事大權則全託付在將軍身上了!”
“臣一定會庶竭駑鈍,誓死拱衛大唐的河山!”李舜臣跪地叩首,誓言錚錚。
朝議完畢,長孫無垢宣佈散朝,文武百官各自回家收拾行囊,聽從藺相如和李鴻章的指揮,準備以最快的速度離開王儉城遷都遼東郡治所襄平,暫避漢軍鋒芒。
至於李世民的葬禮暫時顧不上了,反正已經沒了屍體,等遷徙到襄平再建造一座衣冠冢也是一樣。
於是,剛剛經歷了動盪的王儉城再次陷入混亂之中,大街小巷到處雞飛狗跳,人喊馬嘶之聲此起彼伏,到處都是風風火火,一臉惶恐的面容。
忙碌了一天一夜,次日晌午,兩千多輛裝載的滿滿當當的馬車已經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