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1部分

不為楊虎的義氣所感動,紛紛聯名,很快就弄了一個萬民摺子,一面歷數錢家罪惡,一面請免楊虎死罪。摺子一式兩份:縣上一份,州里也送了一份。萬民摺子就是民意,知縣儘管顢頇,也知道利害,不敢怠慢,很快就又打發人送到州里去了。

司理、司法參軍,看了卷宗,提出楊虎一問,案情清楚,本人又供認不諱,還有比這更簡單的案子嗎?大筆一揮,照準華亭知縣的意見,也是一個殺人償命。

案子轉到判官手裡,看著兩份萬民摺子,先就起了疑問:一個人殺了一家五口,居然還有萬民摺子替他求情,這案子該非同一般,當時就提出楊虎重新審問了。最後勘結,複審案件。判官原是有這權力的。這判官是誰?不是別人,就是李定李資深。他自從金陵別過,先是中了進士,做過一任縣尉,後調到秀州做了判官。

李定一見楊虎虎背熊腰、豹眼虯髯的樣子,先就吃了一驚,認定他絕不普通,該是個頂天立地的俠義之士。問過姓名住址等一般情況,李定便直截了當,問起他的殺人動機來:“楊虎,你與錢家有什麼深仇大恨,要殺了他一家?”

“回大人,草民與錢家素無瓜葛。”

“素無瓜葛?既無瓜葛,你怎麼殺了他全家?”

“大人明鑑。我殺他,是因為他用高利貸盤剝鄉鄰,多次凌辱我們親家,還要強納我們親家的小女兒為妾,我咽不下這口氣,才挺身而出,為民除害。”

大宋遺事 第七十五回(3)

看來,萬民摺子說的都是實情,而縣官的呈文卻含糊其辭,這知縣顯然是個混蛋!

“他的高利貸,怎麼個高法?”事從高利貸而起,自然是個關鍵。

“驢打滾,一月倆、倆月四、四月八,一直往上滾。”楊虎答道,“這也是他結的扣。只要借了錢,你就不能不聽他擺佈了。”

高利貸要收高利,原本沒有問題,但這麼個高法,且暗設機關,李定卻是頭一回聽說。跟著,他又問了凌辱與納妾的事,也無不令人切齒!這個錢慕齋,實在該死!

“你一下殺了這麼多人,難道沒有同黨?”雖是問,卻有幾分替楊虎分罪的意思。

“全是草民一人所為,與任何人都沒有干係。”楊虎愣是大包大攬,推得一乾二淨。

“你難道不知道殺人要償命?”這是好意提醒。

“私仇一報,我的心事就算了了!”楊虎淡淡地說。

李定渾身一震,竟不由自主地問道:“你為什麼不逃走?”

“我與親家隔壁鄰居,我逃走了,朝廷抓不到兇犯,必然要貽禍於他。那不是反倒害了他嗎?”

“為什麼又不自裁,要到衙門來受辱?”又是一個不該問的問題。

“自裁倒是痛快,誰來暴露錢家的罪惡?死無對證,親家與各位鄉鄰有口難辯,又有誰能替他們鳴那不白之冤?那不還是害他們嗎?一死而已,苟全而死,不如死義!”說得那麼平靜,沒有一點自矜!

果然是個俠士!古來的義士俠客,也不過如此而已!李定一激動,差點兒沒從位子上站起來!好不容易才剋制住了,望著楊虎極為崇敬地說:“楊義士,沒想到您竟有這樣的忠肝義膽!我一定將您的話轉告上峰,免您不死!”

“謝謝大人!”楊虎碰地叩了三個響頭。叩完,又抬頭說道:“楊虎殺人一家五口,理該以命抵命。要是苟活,天理難容!所以自首,原是為了以身伏法,還天下一個公道。楊虎雖然無知,以殺止殺是歷來的王法,還多少懂得一二。殺人而不償命,天下相殘也就沒完沒了了。不能因為我一個人壞了國家的###,楊虎只願速死!”

李定一聽,眼淚都快掉下來了!趕緊一揮手,交代衙役:“將楊義士帶進牢去。好生待他,不準無禮!”

李定畢竟是個性情中人,明知法不容情,還是想盡辦法,要讓情法相當,相兼相融。草擬判詞的時候,除了敘述事實,他只一味往好裡寫,目的只有一個:免了楊虎的死罪,改為羈押流放。

知州讀著判詞,眉毛擰成了疙瘩:“李大人,您一向辦事老到,這楊虎殺了錢慕齋一家五口,判詞怎麼能這麼個寫法?不凌遲處死,至少也要大辟問斬!”

“回大人,楊虎雖然罪不容赦,卻情有可憫,實在是本地乃至全國難得一見的義士!這是華亭縣百姓上的兩份萬民折,請大人過目。”李定一面解釋,一面就從卷宗裡找出那兩份萬民折,遞給了知州。

知州看了萬民折,雖也略有表情,卻還是毫不動搖地說:“情雖可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