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1部分

尊隆師臣的禮數?陛下興治除弊既跨越百代,希望師臣之禮,也一樣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一是,要以特殊禮節來尊敬王安石,不再待之以常禮;二是,凡事無論大小,都要先諮詢王安石,然後再決定行止。能這樣,才真正是師臣之禮,就是商湯對待伊尹,也比不過去了!

第二本,更出格。說是古往今來,自得師者王。古代的聖人,也不是沒有老師。孟子說到的唐堯,就是一個尊師的典範。虞舜,論年齡,比唐堯小;論職位,一臣一君,更不能比!就是德行,虞舜也未必有多少超過唐堯的地方!可唐堯卻將虞舜奉為老師,對他五體投地!陛下超越百代,天下無不以堯、舜之治期望陛下,可對王安石,陛下卻不能以真正的師臣之禮明示天下,實在叫人納悶,還請陛下三思!還有一條,從來宰相無所不統;也沒有另設一個機構,有事叫宰相管不著!可本朝愣是另設了一個樞密院管軍,宰相不能聞問,實在大失體統!請皇上下詔,將樞密院並歸中書,叫文武諸政都由宰相一人統管,真正做到將相歸一,文武一統。要說堯舜之治,這才名副其實!

以非常之禮對待安石,讓他上朝不拜,等等,或許還有些道理,嚴格說來,自己確實做得不夠:在禮節上,什麼時候將安石與別的臣子作過區別?沒有!常常諮詢,問過而後行,雖說過分,也還能接受:一向以來,大事可不都是這樣做的嗎?可要說到別的,就得有分寸了!堯、舜之比,更是不倫不類!朕不敢自比唐堯,安石也從來沒有自比過虞舜呵!真要這樣類比,朕將來難道也要禪位給安石,讓他來做皇帝?安石從來也沒有這一份不臣之心哪!這郭某人怎麼這樣胡說八道!

“有個叫郭逢原的,愛卿認識嗎?”皇上問安石。

“郭逢原?不認識。沒聽說過。”安石回答。

“愛卿看看他的這兩個摺子。”既不認識,說明安石並不知情,皇上心裡去了一個疙瘩!說著話,已將兩本摺子都遞給了安石。

安石匆匆一讀,臉都變了:“這個郭逢原怎麼這麼輕率,不識體統!”

“朕也看他很輕脫!”皇上贊成說,“不關愛卿的事,愛卿不要往心裡去!有些話,他也說得不錯。朕確實有考慮不周的地方,對愛卿的確禮遇不夠!”

安石趕緊趴下行禮,嘴裡說道:“陛下這話,微臣實在不敢當!陛下待臣古今少有,臣感戴不盡,怎麼能說不夠!”

皇上上前一把攙住安石:“免禮免禮,坐著說坐著說!朕還有話呢!”

安石只好照舊坐了,說道:“陛下請說。”

“郭逢原還說到樞密院合併的事,這就是胡說了!愛卿知道,設樞密院管兵,這是立國的根本,祖宗手裡就定下規矩了,怎麼能胡亂改動?不是胡說嗎?”皇上接著說道。皇上這話,原是話裡有話。前不久,有個御史因事攻擊文彥博,文彥博懷疑安石在背後搗鬼,跑到皇上跟前告了一狀,誣告安石搶班奪權,要將樞密院併入中書。皇上雖然沒信,卻也有了印象,特別敏感,這才將樞密院合併的事單獨挑出來,特特作了申述。

安石不再提別的,只是亮出一個態度:“陛下聖明,這絕對不能動。倒是這個郭逢原,似乎不大適宜在朝為官,能不能請陛下考慮,將他調一調?”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大宋遺事 第一百回(5)

很快,郭逢原果真調出去了。他就是到死,也矇在鼓裡,不會想到調出的原因!皇上雖也再不提這件事了,可那心靈深處的陰影,總該存在。君臣本來就不是一回事,說是無形,怎麼可能?皇上心裡既有這一點陰影在,開封府的主事官員僅被罰銅,該很幸運了!

這事算是多少殺了安石的威風,叫文彥博他們很受鼓舞。但接下來的發展,卻讓他們大失所望。

除了章惇在荊湖路平蠻成功,王韶在熙、河更是大獲全勝。他領著將士,在鞏令城徹底打敗了木徵;又行軍一千八百里,作戰五十四天,一舉收復了河、岷、宕、洮、疊等五州全境,方圓數千裡。這可是有宋以來從未有過的最大一次勝利!捷報傳來,皇上都不知道怎樣高興好了!親自登上紫宸殿,接受群臣的祝賀。想起這一向的糾纏紛爭,皇上不無感慨,解下身上佩戴的玉帶親自授給安石,動情地說:“不是愛卿在朝內竭力主張,怎麼會有今日的勝利!”那條玉帶,名為“玉抱肚”,有十四粒稻寬,是大內最貴重的一條玉帶,少說也值幾百萬!薛向因為在淮南六路發運有功,早被調進朝內做了權三司使。熙、河事起,多虧他在軍需上應付裕如,皇上也賞了一條金帶。至於王韶,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