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放心,仍然傳令:“漢人詭計多端,不能上當。命令不變!”
到王韶人馬已經離他大帳不遠,他還拿不定主意,到底該待之以禮,還是該待之以兵?倉促之間,終於吩咐:“所有將士各就各位,刀劍出鞘,亮出咱們吐蕃人的威風!請王韶王大人報名而進!”身邊的軍師一聽,急得臉都白了!可還沒說話,他已經揮手製止;而且,王韶一行已經到了帳外,要阻止也來不及了!
隨從士兵聽到要王大人報名而進,臉全變了!只有王韶呵呵一笑,響響地報出了名字:“大宋太子中允、秘閣校理、兼管勾秦鳳路緣邊安撫司、洮河安撫司司官王韶,求見吐蕃大頭領俞龍珂大人閣下!”
大帳內外,靜得怕人。好久,才從帳裡傳出極威嚴的一聲:“請!”
王韶領著智緣應聲而進,十幾個士兵全被擋在門外。看著一帳的刀光劍影,王韶臉上依然笑容不斷。正準備向正座中那個胖大番官叉手行禮,一個番官突然闖了進來,徑直走向胖子,對著耳朵就是一陣嘟嚕,也不知道說了些什麼?那胖子又一骨碌站了起來,哈哈大笑,笑得氈房都直抖動!王韶臉上雖還掛著笑,心裡也多少有些發毛了:不知道他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呀?!
“誤會誤會,王大人請恕我俞龍珂無禮!”俞龍珂一面說,一面向王韶深施一禮。除了濃重的西北口音,竟是一口標準漢話。
王韶心裡一個石頭滾到地,也向俞龍珂深還一禮:“哪裡,哪裡!”
俞龍珂大手一揮:“我與王大人兄弟相會,用不著你們,都下去吧!”劍拔弩張的衛士這才收起傢伙,統統退出去了。
王韶略一叉手,謝道:“謝謝大頭領禮讓。下官這次來確實沒有別的意思,不過奉朝廷之命,以通友好!這是禮單。不成敬意,還請大頭領笑納!這一封是朝廷的文書,專問大頭領安好!”說著,從袖口裡掏出禮單、文書,又雙手捧著遞了過去。
俞龍珂雙手接過一看,禮單與信都是雙份:一份漢字,一份吐蕃文字。信恭敬而誠懇,禮厚重而精當——竟是合著吐蕃的習俗需要來的!俞龍珂剛一讀罷,就仰天嘆道:“想我俞龍珂,不過化外番族,何德何能,敢受朝廷這樣禮遇!慚愧,慚愧!來人啦,大宴侍候!”
轉眼看見智緣,才又問道:“這位是——”
“呵,對不起,我忘了給您介紹。他是我們汴京大相國寺的智緣禪師,佛學精深,中外馳名。朝廷因為貴族崇尚佛法,特意請他陪我前來廣結善緣,問安通好!”王韶介紹說。
智緣也前掌當胸,打著手勢用吐蕃語問了好。俞龍珂眼圈兒都紅了,只一個勁兒地嘆道:“無微不至,無微不至,更叫我無地自容!”
一會兒工夫,酒宴就擺上來了。除了漢食,自然也少不了吐蕃食品。王韶一無所忌,而且,只與俞龍珂推杯換盞,別的隻字不提。直到日漸偏西,也不提打馬返回。被招待的那十幾個押禮士兵,同樣只管一醉方休,也沒個人來說回去。
俞龍珂故意漫不經心地問道:“什麼時辰啦?不知道大人還有什麼安排沒有?”
王韶哈哈一笑:“酒逢知己千杯少,還有什麼事要安排?大人,幹!”
直到夜闌人靜,王韶才醉倒在地。俞龍珂上前喊他,已經昏昏入睡。連智緣與十幾個士兵,也都一樣早就醉入夢鄉了。
一連三天,王韶除了讓俞龍珂帶著欣賞欣賞高山、牧場,只管與俞龍珂推杯換盞,別的還是一字不提,也同樣不提走。晚上就是不醉,也任俞龍珂安排,隨遇而安。俞龍珂一直與他同住一個帳篷。夜半聽來,他竟沒有一夜不鼾聲如雷!
到第四天,王韶終於說走了:“下官在您這兒一直攪擾了三天,今兒該走了。謝謝大頭領的款待!”
俞龍珂還要挽留,王韶笑道:“客走主安,可不敢再叨擾了!還望大頭領賞光,也給我個機會做做東道,回報回報!”
大宋遺事 第九十六回(3)
“大人視我為兄弟,心無芥蒂。人非木石,敢不從命!”俞龍珂感動地說。
“不是視您為兄弟,咱們就是兄弟。漢唐時代,番漢原是一家,此地都是故國,何來彼此之分?只是後來戰亂,這才大家生分了!”王韶糾正說。
“大人放心,這幾天我也想通了。誰都眼巴巴地盯著我們這一塊肉!可誰有朝廷這樣,拿我們當自己人看!請大人轉告朝廷,我俞龍珂一部十二萬人,從此永遠是大宋的子民了!”俞龍珂心悅誠服,信誓旦旦。
“謝謝您的信任,我一定儘快轉達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