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部分

到信裡面已經很大方了。

就這樣時間在四阿哥寄‘日記’,瀾惠給四阿哥回‘瑣事’中悄然而過,已經到了十一月份了。四阿哥在早春萬物復甦的時候啟程去的廣州,到了臨冬雪花紛飛的時候才回了京城。他和瀾惠一分開有大半年沒見了。

其實四阿哥早就應該回來了,他本來是負責跟英國東印度公司簽署條約才去的廣州,經過了兩個多月唇槍舌戰的討論,最後終於訂下了條約的內容。像之前那些‘懸英國旗的舢板駛過關口不予檢查,海員衣袋不受搜查’之類的條款,四阿哥代表大清堅決予以否認。

誰知道他們帶來的都是什麼東西,不檢查怎麼能行?不僅要檢查還要細細的查一點不露的查,讀過‘現代安檢’條例還有‘海關相關律法’的四阿哥,又怎麼能讓那些洋人鑽了這種空子?

不僅這方面,還有船隻入港需要交納的各種稅收,四阿哥作為掌握大清錢袋子戶部的掌權阿哥,也是十分看重的。他知道遠洋貿易獲利極豐,自然不放過這個摟錢的機會。特地上書康熙要專門制定國際貿易的稅法條例,總不能讓這些商人的稅跟農民的一樣吧?再說還是外國商人,不坑他坑誰啊?

這事雖是對國家有利,但因為牽扯太廣,如今收外國商人的稅毫不手軟,誰知道什麼時候大清商人的稅也漲呢?所以此事面臨的壓力比四阿哥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