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作品相關 序

關於本書的所有歷史事件都只是為本人借用,具體的發生時間和史實可能不會相同,歷史上出現的人物更只是借名而已,所有有關主角的內容純系捏造,所以,看個熱鬧,沒有門道,這是本人寫此書的基本出發點。

作品相關 甲午戰爭的主要經過及歷史影響

戰爭經過:

1894~1895年中國軍民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干支為甲午,史稱甲午戰爭。

戰爭起因及雙方軍事準備日本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蓄謀已久。早在1868年(清同治七年),日本明治天皇登基伊始,便極力鼓吹軍國主義,以實行對外擴張為基本國策,並將侵略矛頭首先指向其近鄰朝鮮和中國。明治政府抓緊改革軍制,推行近代軍事教育和訓練,積極擴軍備戰。到甲午戰爭爆發前,日本陸軍建成6個野戰師和1個近衛師,現役兵力12。3萬人。甲午戰爭中,日本實際動員兵力達240616人,其中174017人在國外參戰。戰前日本海軍擁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排水量共達6。2萬餘噸。還派遣大批特務,到中國和朝鮮蒐集軍事情報,繪製詳細的軍用地圖。

清政府對日本的侵略野心有所察覺,北洋大臣李鴻章曾指出日本將為“中土之患”。1874年日本侵犯臺灣事件後,尤其是中法戰爭後,清政府加強海防建設,以京師門戶北洋為設防重點,主要防禦物件為日本。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編練成軍,有艦艇25艘,官兵4000人。到甲午戰爭前,北洋艦隊的大沽、威海衛(今山東威海)和旅順(今屬遼寧大連)三大基地建成。然清朝政治腐敗,軍事變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裝備的低階階段,陸海軍總兵力雖多達80餘萬人,但體制不順,編制落後,管理混亂,訓練廢弛,戰鬥力低下。

1894年春,朝鮮爆發“東學黨”農民起義,朝鮮政府於6月3日請求清政府派兵協助鎮壓。清軍首批部隊於6月8日抵朝。早在6月2日,日本內閣就作出入侵朝鮮,進而直接與清軍開戰的決定。日方先以欺騙手段誘使清軍入朝,繼則以清軍入朝為藉口,大批調遣日軍赴朝,迅速搶佔從仁川至漢城一帶各戰略要地。同時設立戰時大本營,作為指揮侵略戰爭的最高機構。7月19日,日本駐朝公使大鳥圭介據其外相陸奧宗光訓令,強逼朝鮮政府廢除中朝通商條約,並驅逐清軍出境。23日,日軍悍然攻佔朝鮮王宮,成立以大院君李昰應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鳥令大院君宣佈廢除中朝兩國間的一切商約,並“授權”日軍驅逐屯駐牙山的清軍。當天,日本聯合艦隊發動豐島海戰,在豐島附近海域對中國運兵船及護航艦隻發動突然襲擊。日本陸軍第5師之混成第9旅也於29日向由牙山移駐成歡的清軍葉志超部發動進攻,清軍敗退平壤。8月1日,清政府被迫對日宣戰。同一天,明治天皇也釋出宣戰詔書。

雙方戰略方針日本戰時大本營在挑起這場戰爭之前,制定了海陸軍統籌兼顧的“作戰大方針”。其戰略目標是在中國直隸(約今河北)平原與清軍進行主力決戰,打敗清軍,壓迫清政府屈服。認為能否達此目標,關鍵在於海軍作戰之勝負。為此,提出了兩期作戰計劃:首先派陸軍一部進入朝鮮,以牽制清軍;海軍則尋機與中國海軍主力決戰,迅速奪取黃海制海權。爾後作戰則視海軍勝敗情況而定:如海軍取勝,掌握了黃海制海權,陸軍便由渤海灣登陸,實施直隸平原決戰;如海上決戰勝負未分,則以艦隊控制朝鮮海峽,協助陸軍主力佔領整個朝鮮;如艦隊決戰失敗,制海權歸於中國,則以陸軍主力實行本土防禦,海軍守衛本土沿海。並以爭取實現第一案為基本戰略方針。

清軍方面,戰前沒有明確的戰略方針和作戰計劃。由於統治集團主戰、主和意見分歧,相互掣肘,事先既未組成專門的作戰指揮機構,更無統籌全域性的戰略指導。始寄希望於俄、英等國的“調停”,繼則在海陸戰端已啟的情況下倉促宣戰,並命令北洋大臣李鴻章“嚴飭派出各軍,迅速進剿”,沿江、沿海“遇有倭人輪船駛入各口,即行迎頭痛擊,悉數殲除”。(《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卷十六)實際上是實行海守陸攻的作戰方針。據此,清廷決定增調陸軍赴朝,先在平壤集中,然後南下驅逐在朝日軍;以海軍各艦隊分守各自防區海口,北洋艦隊集結於黃海北部,扼守渤海海峽,確保京畿門戶安全,並策應在朝清軍。

戰爭程序整個戰爭持續近9個月,依據戰場轉換及雙方作戰態勢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