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章 超凡技藝

雨過天晴,空氣裡瀰漫著那種泥土與植物混合的特有濃香。一塵不染的空間,能看見北方很遠很遠的黛青色山脈。一條巨大的半圓形彩虹泛著斑斕的光芒,斜掛在山上,把宇宙天地間打扮得格外壯美。山下,一條雄渾的大河滔滔不絕地向南流來。突然,一處高坡擋住了去路,河流便分了叉,一股偏東地向南流著,另一股則偏西地向南流著。也是機緣巧合,兩條河流走了十多公里之後,又在下游的一個點上,激情澎湃地匯成一處,如同久別重逢的伴侶,歡快地攜起手來,然後共同奔向新的生活。

人們把東邊的河流稱為東河,把西邊的河流稱為西河,夾在兩河中間那塊呈橢圓形的寶地稱為三興洲,面積大約一百二十平方公里左右。三興洲這個名字的來歷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是興稻興麥興棉,另一說是興魚興雞興鴨,還有更大氣的說是人、財、業“三興”。誰對誰錯,莫衷一是,或許統統兼而有之。這是一塊衝擊平原,土地肥沃,還有水源充足的優勢,不僅河流縱橫交錯,而且池塘也是星羅棋佈。螺絲他們所居的小鎮,就處在三興洲大體居中的位置。

真正的螺螄水裡生水裡長,一生都生活在水中。他叫螺絲,也似乎與水結下了不解之緣。還在讀初中的時候,那年發大水,河流池塘水滿為患。他路經一座橋樑處,一條三斤多的大鯉魚竟然從河裡蹦到他的腳下。驚喜之餘,他用整個身子把魚撲上,然後摳住魚腮提回了家。自此之後,便對魚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地人大都迷信,有什麼“水怪”、“魚精”之類的傳說,一般人都不會打水產品的主意,覺得不吉利。迷信當然沒什麼科學依據,卻自然而然地導致了野生水產資源的興盛。當然,事物往往也不是那麼絕對。有的人缺乏營養了,就會撈撈蝦改善一下伙食;有的人手頭緊了,就會釣釣魚賣點零用錢。

每當看見別人捕魚捉蝦的時候,螺絲就會湊上前去,一看就是幾個小時,不僅用心揣摩,還經常問長問短。畢竟是一門技藝,如同現今的商業秘密一般,大都白他一眼,不肯透露原委。也有道出一二的,讓他茅塞頓開。

光看不行,還得練。他便砍來竹子,自制了釣竿,買了魚鉤魚線魚簍,只要是有時間,就會來到附近的河塘垂起釣來。真的湊巧,記得他第一次學著釣魚,不到兩個小時,就釣了近十斤鯽魚。看著那些肥碩鮮美、活蹦亂跳的勞動成果,他樂得牙齒都快要掉下來。

今天是釣餐魚的好天氣。螺絲趁著躲雨的機會跑回了家。太陽出來了,他就沒有再去下地幹活,而是帶上釣具,悄悄地來到了離小隊較遠的一座池塘邊。池塘很大,呈不規則的圓形,直徑在八十米以上。池水清澈,能見到水底的泥沙石草。塘岸周圍斷斷續續地長著十來棵高大的垂柳,那嬌翠欲滴、翩翩欲舞的姿態,把這裡點綴得如詩如畫。

南沿最大的一棵樹下,樹蔭蔭及池水,一大群餐魚正在陰涼處嬉戲遊玩。螺絲安裝好釣具,將一粒米飯穿上魚鉤,握住釣竿使勁一甩,又迅速提起,一條餐魚便折騰掙扎地被釣了上來,取下魚放進魚簍,又開始下一個輪迴。如此迴圈往復,不到一個小時,幾十條魚就收入囊中。剩下的幾條就就不能再釣了,要讓它們繁衍生息。這也是他給自己定下的一個規矩。

餐魚是一種淺水小魚,頭尖身長體扁鱗白,長到完全成熟了也只不過二兩左右,成群結隊地生活在沒什麼汙染的河塘之中。當地老百姓之所以稱它為餐魚,主要是因為它的“美食”功能。這種魚營養豐富,味道鮮爽,無論是煎是炸,都令人叫絕。只是它真正的學術名字,螺絲還真的沒作過考證,不知道稱作什麼。

站在身後的兩名男孩看得吃驚,問他是怎麼做到的,向他討起教來。他也並不保守,道出了其中的奧秘。餐魚生活在水的上面一層,它們游到岸邊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食物。要想釣到它們,就必須鉤小餌香,眼疾手快。甩鉤餌時儘量打到它的尾部,讓它象餓狼撲食一樣,瞬間掉頭、猛然咬鉤;魚兒上鉤時,要倏地一下、猛然提起,讓它無法逃脫。切忌拖泥帶水,魚群一旦受到驚嚇,全都會逃之夭夭。

講解完畢,螺絲又在池塘巡視了一圈,卻再也找不到餐魚的蹤跡。不釣了,乾脆陪兩位男孩泡澡。魚也不賣了,乾脆留給自家解饞。

陸陸續續地又來了一些男孩。每到夏天,這座池塘就是青少年們的天堂。下午未過一半,他們便如同聚會一般,紛紛來這裡游泳。因而,此時的池塘就不僅僅是普普通通的池塘了,它既能鍛鍊身體,還兼有避暑、沐浴、交流的功能,直到天黑才得以安寧。

其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