膛,也能打響,只是聲音小些而已,可謂一舉兩得。
與父親不同,母親雖然常常講些為人處世、忠孝禮義之類的道理,但對螺絲顯得有些溺愛,有時還毫無原則可言。丈夫管教兒子的時候,她攔著護著。兒子與小夥伴爭吵打架,她不分青紅皂白,總是指責對方。她對自己非常節儉,恨不得一分錢辦成兩半來花。對兒子卻特別慷慨,要什麼吃的、穿的、用的都儘量滿足。當然,她對親戚鄰居也很是友善。親戚來家作客,她都會拿家裡最好的食物予以招待,有時還會宰雞、買肉、打酒。鄰居找她借點米麵油蛋什麼的,她從不說過“不”字。人家能還則還,不還,她也不去討要。別人有特殊困難時,她甚至會主動地解囊相助。她們只養了一個孩子,經濟條件自然要好一些。
螺絲初中畢業後,大多數孩子選擇了回鄉務農。可螺絲的父母覺得自己的兒子身單力薄,暫時還幹不了農活,執意送他上了高中。
及至高中畢業,螺絲也只有十六、七歲。那時的學制是小學五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中途補了半年。一起算下來,他念了九年半的書。
既已回鄉,螺絲就想安下心來,好好參加生產隊的集體勞動。可他面臨一個特別頭疼的問題,就是住房太過狹小。說起來他們家是兩間的土磚瓦房,即所謂的兩室一廳一廚,卻總共只有三十多平米,由自己一家三口人和叔叔一家五口人居住,一家一個臥室,勉強能擱下一張床,堂屋、廚房共用。到了晚上,長輩們睡在臥室,他與一個堂兄、一個堂弟則打個地鋪睡在堂屋裡,還有一個堂姐無處安身,只能長期睡到鄰居的閨蜜家。妯娌之間本就容易發生矛盾,加之房小人多,人撞人的,就更為激烈。為放個糧草物件,為掃地關門,甚至為一兩句話都會發生爭吵。嬸子強悍,母親厚道,無論有理無理、是對是錯,總是以嬸勝母敗而告終。螺絲覺得為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動干戈實在不值得,也為母親經常受欺受屈而憤憤不平。大人們的矛盾,往往影響著孩子們的態度,堂兄堂姐堂弟們對他也是瞪鼻子上臉,橫眉冷對,象有什麼深仇大恨似的,讓他的自尊倍受打擊。
這天晚上,螺絲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家新建了一幢紅磚瓦房,足有七十多平米,水泥地面,牆壁刷得雪亮,新式傢俱應有盡有,尤其是書櫃和寫字檯更為雅緻,有耳目一新之感。門前還有一座小院,栽種了一些紅紅綠綠的花草,絢麗而芳香。整個建築比城裡富貴人家的住宅還要氣派。醒來後,他啞然失笑,卻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長,多吃苦,多賺錢,儘快實現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