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睏乏,船上的人們在驚喜中又多了幾許恐慌。沒有國王的恩賜,沒有軍隊的保護,沒有官僚的權威,大家反而若有所失、無所適從了,所有的人都在思考著同樣的問題,到了新大陸怎麼辦?大家如何相處?應建立怎樣的秩序?五月花號航船一度停了下來,船上的成年男子在低聲討論著,十分激烈,他們決定將這個問題弄清楚之後再上岸。最後,有人提出應將大家意見形成一分書面的文字,由船上承擔責任的成年男子集體簽名,作為公共尊守的約定,這就是著名的《五月花號公約》。內容是:為了國王的榮耀,基督教的進步,我們這些在此簽名的人揚帆出海,並即將在這塊土地上開拓我們的家園。我們在上帝面前莊嚴簽約,自願結為一民眾自治團體,為了使上述目的得以順利進行、維持和發展,亦為將來能隨時制定和實施有益於本殖民地的總體利益的一應公正法律、法規、條令、憲章和公職等,吾等全體保證遵守與服從。”
她停了一會兒,再一次看了看孩子們,說:“五月花號到達美洲大陸時,因為航程中一生一死,還是102人。然而,這年冬天卻給他們帶來了惡運。他們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飢寒交迫,因為準備不足,沒有衣物防寒,缺少食品充飢,逃過了大海的吞噬,卻沒有躲過寒風的摧殘。冬天過去時,活下來的移民只有50來人。正是在這些移民最艱困的時候,心地善良的土著印第安人給他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有衣物,有食品,還特地派有經驗的人教他們狩獵、養火雞、捕魚和種植玉米、南瓜等。第二年,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移民們終於獲得了豐收。按照歐洲以往的傳統,在歡慶豐收的日子,依宗教習俗,移民自行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慶祝節日。移民們和印第安人歡聚一堂,他們在黎明時鳴放禮炮,列隊走進一間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誠地向上帝表達謝意,然後點起篝火舉行盛大宴會。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還舉行了摔跤、賽跑、唱歌、跳舞等活動。從此,每年豐收季節,移民們都要舉行感恩節。隨著殖民地的不斷擴張,這種習俗也流傳到了後來新建的殖民地。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後的1863年,南北戰爭期間,林肯總統宣佈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把每年的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
孩子們全神貫注地聽完,當諾索布夫人一停下來,他們熱烈地鼓掌。
這一天是諾索布先生和老奶奶準備晚餐。晚餐特別豐盛,一盤鼓鼓實實的烤火雞擺在餐桌的中間,有燒牛仔肉、豬腿,還有甜山芋、玉蜀黍、南瓜派等,真是比任何以往都豐盛,這些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食物。諾索布先生用刀片把火雞切開,原來火雞肚子裡還有各種調料和拌好的食品,香味飄滿了整個廳堂。諾索布夫人用刀和叉子把諾索布先生切好的火雞分到每一個人的碟子裡。
諾索布夫人問兩位中國少年:“歐陽、天佑,聽說你們中國的節日更多,一年四季都有各種喜慶節日,是這樣的嗎?”
歐陽賡回答:“是的,夫人,我們那裡從年頭到年尾,有著各種各樣的節日。”
“那你說來我們聽聽。”
“從年頭開始,每年正月有元宵節,三月有清明節,四月有佛誕節,五月有端午節,七月有鬼節,八月有中秋節,九月有重陽節,十一月有冬至節,十二月有除夕,節日可多啦。”
歐陽賡一下子說出那麼多節日,語速又快,他那眉飛色舞的樣子,讓諾索布一家看得羨慕極了。詹天佑看到歐陽賡一提到家鄉就那麼興奮,也笑著望著他。
諾索布夫人說:“看來你們大清國的節日真是多,那你能不能告訴我,這裡面有類似我們美國的感恩節嗎?”
歐陽不假思索地說:“有,就是除夕,我們也*節。”
諾索布夫人說:“好,那你說說你們的春節,有哪些地方與我們的感恩節相似?”
歐陽賡說:“這可是我們大清國最大的節日,到了這個時候,不管家裡人在哪兒,大家都要趕回家與自己的家人團聚,吃年夜飯,守歲,除夕當晚,我們鄉下的鄉親還要敲著銅鑼,為著村子轉呢。”
威利插話說:“是*嗎?”
歐陽賡說:“不是,我們大清國的人認為銅和鐵是可以驅邪的,成年男子敲著銅鑼圍著村子周圍轉就是為了把舊歲的邪氣趕走。叫做除舊迎新。”
諾索布夫人說:“這好象與我們的感恩節有些不同。”
歐陽賡望了望詹天佑,似乎有求助於他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