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部分

要說美國,說不定有一天日本也會跑到我們大清國的前面呢。那一年回國時在橫濱火車站我就有這樣的感覺,恐怕遲早有一天真的會成為現實。遺憾的是,朝中反對修鐵路的人還大有人在啊。”

鄺景陽:“這一點我也知道,希望那些死腦筋的朝官不要阻礙國家的發展。”

詹天佑說:“那些人不一定是有意阻礙,但他們知道外界太少,對自己沒有信心,對國家沒有信心,才排斥新鮮事物,你看哪一個對自己的文化、對自己的民族有信心的國家會排斥與外界的接觸。我想啊,其實國家與人有相似之處,你看那些對別人防範太多的人,大多是沒有自信心的人,自己信心不足,怎麼會相信別人,怎麼會有勇氣開啟胸懷接納新事物?對我們大清國的人來說,修鐵路倒不是最要緊的事,可能最重要的還是要提升國家與民族的自信心啊。” 。。

灤河澎湃(1)

津唐鐵路通車後,李鴻章曾滿懷信心,希望清廷同意修建天津到通州的鐵路,以便將北京與天津聯結在一起,這樣有利於加強北洋軍隊的佈防。通州在北京的郊外,李鴻章之所以不把鐵路修到北京城裡,就是想減少守舊派的阻力。為了說服慈禧太后與朝臣們同意修建這條鐵路,李鴻章還讓法國商人以禮物為名,向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進獻了幾輛豪華的火車車廂,由奕譞在皇宮西苑建造了一條輕便小鐵路,讓慈禧太后試坐,不用機車,由太監用黃綢帶牽引,慈禧非常開心,很快批准了津通鐵路的修建計劃。

金達由於修築津唐鐵路有功,被聘任為津通鐵路的總工程師,但金達沒有讓詹天佑參與津通鐵路的測量工作,而是安排詹天佑繼續在天津中國鐵路公司任幫工程師,協助處理津唐鐵路的一些日常事務。從詹天佑本人來說,當然希望能投入到津通鐵路工作中去,但權力在金達手中,他只有服從安排。這也許是他長期以來形成的習性,他一點抱怨都沒有,每天準時到中國鐵路公司上班,與年輕的技術人員、火車司機和築路工人打成一片,熱情指導一些有知識的年輕新手學習、鑽研鐵路建造技術,對於鐵路建築、營運、保養及機車設計與維修原理,他都認真輔導大家,自己則利用金達提供的相關英文書籍與資訊擴充知識,提高技能。

可是李鴻章修築津通鐵路的計劃很快在朝中受到頑固派守舊官員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鐵路通到通州後,一旦外國入侵,將會長驅直入北京,為此,李鴻章和奕譞進行了激烈的反駁,這次言論交鋒甚至比當年洋務派與守舊派的論戰還激烈,慈禧太后一時猶豫難決。最後,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向朝廷提出了一個折衷的意見,提出鐵路還是要修,但為了皇城鞏固,不要修津通鐵路,而可以考慮修盧漢鐵路(北京盧溝橋到湖北漢口),慈禧太后覺得這個意見好,於是採納了張之洞的意見,並把張之洞從兩廣調往湖北,任湖廣總督,與李鴻章一起推動盧漢鐵路的修築。

事情的發展半年後又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日本向朝鮮的進逼與沙俄在遠東的擴張使清政府感到了它的發祥地東北局勢的緊張。為了加強防務,清政府於1890年決定趕修關東鐵路,李鴻章派金達秘密前往東北勘測鐵路線,決定以津唐路的唐山站以東十五里的古冶為起點,向東北關外延伸修築,經山海關、錦州、廣寧、新民屯,至瀋陽,然後往吉林,作為向東北的鐵路幹線,然後由瀋陽建造支線到牛莊和營口,總計兩千多公里,需耗銀兩千多萬兩,慈禧和光緒帝任命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督辦關東鐵路,同時緩建盧漢鐵路。關東鐵路全由政府出資,被認為是我國第一條官辦國有鐵路。李鴻章於1891年初在山海關設立“北洋官鐵路局”,任用周藍亭、李樹棠為總辦,仍聘金達為總工程師。當時詹天佑正奉金達之命,督修唐山至古冶之間一段十幾里路的鐵路,剛好完工。金達將詹天佑從天津的中國鐵路公司調派到關東鐵路工地,常駐灤河邊的石門,負責督修從古冶到灤州的這段鐵路工程。

灤州位於燕山南麓灤河西岸,處於山地、丘陵地貌及燕山山脈及其餘脈向華北大平原過渡地帶。由這裡,從西往東,由北京北部一直到山海關老龍頭入海,分佈著一系列的連山和丘陵,成鏈狀排列,形成一道比較分明的山地平原分界線,往北多是連綿不斷的山脈、丘陵,正處於山地與平原的分界線內,沿灤河兩岸,都是連山或截斷丘陵。灤河中上游山勢崎嶇險峻怪異,群山連綿,河流如一條條游龍穿越其間,風景壯麗無比,實為北方勝境!這些群山和丘陵,很多都是一座座寶庫,地貌多成間斷性分佈!大都屬於多褶皺多破碎多風化地質狀態!古冶到灤州這段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