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是加拿大。
僅僅關於與留學有關的方面,加拿大值得一說的地方就有不少。
比如說,在吸引留學生——這個充滿含金量的舉措上,該國實際招收的學生並不少。
隨便一個有一定規模的大學或學院,你到其國際學生辦公室查一下,都會發現有來自幾十個國家或地區的孩子注了冊。
要知道,加拿大的大學數量,比澳大利亞多一倍還多呢!
但是,加拿大卻不象英國和澳大利亞,從不宣稱已將吸納留學生,當作一個產業來辦。
用通俗一點的大白話形容,那就是:架子總“ 端” 著,實惠不落空。
一方面該國在同一門課面前,收留學生的學費,是本國學生的兩倍半,有時還會多。
另一方面,儘管收費不含糊,簽證的門坎卻不降。
加拿大對欲來留學者的資金擔保,要求得挺具體,而且還數量化。
其資金在擔保人名下最好要有18個月的歷史。
如果達不到,或者不是逐漸累積的,而是一筆存入的,則要有能讓移民官認為是合情合理的說明。
一位自家孩子被拒籤的家長,曾與我們就加拿大的簽證門坎為何不降低點等問題探討過。
我們分析,加拿大簽證門坎兒之所以不降,用中國的一句老話說,那就是“好酒不怕巷子深”。
而該國之所以敢自認為有“好酒”,這可能與三個方面的原因有關。
其一,加拿大的主要特點是:地大物博,還人少。
這年頭,誰的資源豐富,誰的底氣就足。
尤其是要按人均計算。
其二,說加拿大人口老化也罷,需要移民也罷。
這其實都屬於前進中的困難;
都屬於發展中的問題。
即:都是屬於未雨綢繆、居安思危這一型別的煩惱。
根本不是過不下去了,或者是未富先老等等迫在眉睫的危機。
其三,加拿大的周邊關係既清楚又簡單。
唯一的陸地鄰居就是美國。
加拿大的簽證門坎兒即使就這樣不變,只要有美國在一旁比著,就不愁沒有申請者來叩門。
當然,有美國這個大門大戶在一旁比著的作用,對於留學生來說,有正面的,也有非正面的。
插一句離題稍遠一點的話:由於美國申請技術移民的門坎兒,比加拿大要高,等候的時間也長。
於是,一些急不可耐想早拿個身份,起碼可以方便地回國探親的海外赤子,便憑藉自己在美國的留學及工作經歷,先申請移民加拿大。
以至於,如今在美國水牛城(即布法羅)排隊等候辦移民加拿大的時間,比在香港排隊等候的時間都要長。
txt小說上傳分享
楓葉之國的留學政策趨向寬鬆
現在把話題仍轉回到留學上來。
值得一說的趨勢性動態也有三個方面。
其一,由於上述的這些情況及原因,申請來加拿大留學的人數,已經從上個世紀末,以及本世紀初的高峰期,回落了不少。
申請人數雖然大幅回落,可獲籤比例卻沒提高多少。
這隻能說明,“架子總端著”的特點,仍保持得不錯。
其二,在全球性的學費上漲浪潮中,加拿大並沒有固步自封,驕傲自滿。
據統計,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一個有加拿大永久居留權的人,若在加國讀大學,平均一年要1464加元的學費。
而到了2005年,同樣身份的人,若在加國讀大學,平均一年需要4214加元的學費。
具有加拿大身份的人的學費都漲了這麼多倍;那麼,按照留學生比其學費同比為兩倍半以上的換算關係,你便可估算出如今,一個留學生在加拿大上大學的學費需要多少。
前一節說其“實惠不落空”——沒錯吧!
而且,這還沒算上近兩年因加元不斷升值、而增加的留學成本。
其三,加拿大近兩年喜事不斷,而且都是充滿含金量的經濟方面的喜事。
比如,石油價格翻倍地漲;
其它資源類產品也是隻漲不降;
導致在這些方面是淨出口國的加拿大,失業率創出幾十年來的新低;
而加元與美元的匯率,則創出十幾年來的新高。
腰包鼓了,心情自然不錯。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