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像我這買樓的經歷,怎麼辦?

現在我們終於進入了新屋,面積比以前幾乎大了兩倍。有一天,老太又說了:“要是能再大三十〔英〕尺就好了。”

“不滿足”大概是人的天性吧?!不滿足推動社會的發展,推動富者不擇手段地去奪取財富。到了晚年,回想過去的所為,贖罪感油然而生。於是,贖罪、善事、散財等各種矛盾在腦子裡交叉打架,這就難免使人發愁了。

那座“蚊型屋”的二百餘尺哪裡去了?毛病究竟是出在地產商?建築師?或者是誰在瞎指揮,瞎批條子?但這“蚊型屋”也許將來是會列入“文物保護”的!

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六日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食為天

有人以為我是一個“食評家”,其實,作為食家,我最高也只能算是二流食家罷了。

香港的“食評家”是不是也和“影評家”時常被製片人請去白看電影一樣,被酒樓、餐廳請去品評菜餚呢?有一天,我和一位“食評家”閒聊。我說:香港有萬千家酒樓餐廳,午點基本上是蝦餃、燒賣、叉燒包……當然有一些味道略有不同,吸引了某些顧客。現在有不少酒樓已經變成混血兒了,所以有的餐廳就乾脆標明粵、川、京、滬菜,食評家們如何定出品評標準呢?

“食評家”王顧左右而言他,他說:今天這桌三千餘元就不貴,這樣高階裝修的廳堂,豪華的餐具,第一流的服務。

這話也不假。試想:路邊的小販一元一大塊的蘿蔔糕,到酒樓的餐桌上可以分兩碟,變成七八元。連菜市場的魚、肉、蝦、蔬菜,都有高低不同的價格,這也許就是香港的特色。它不必講求統一規格、統一價錢、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