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傳播者……
回顧網路傳播的發展,就必須提到2011年10月發生的一件新聞。
【美國《軍隊時報》網站10月25日報道】美國最後一枚威力最大的核彈———威力比投到廣島的那枚核彈強幾百倍———在服役了近半個世紀後已被拆解。這枚核彈是在冷戰巔峰時期裝備的。
B53核彈的最後一批零部件25日在位於阿馬裡洛附近的潘特克斯工廠拆除。潘特克斯工廠是美國唯一的核武器組裝與拆卸工廠。能源部國家核安全管理局說,該拆除計劃提前一年完成,與奧巴馬總統削減核武器數量的目標是一致的。
國家核安全管理局局長托馬斯?達戈斯蒂諾稱這枚核彈的拆除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這確實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網路傳播的里程碑。打住,這個跟傳播或網路傳播有一毛錢關係啊?
它確實很有關係,冷戰時候的武器競賽,以及冷戰雙方的戰略思維,是催生網路誕生的一大前提,這是不是有點冷笑話,其實歷史它就是個冷笑話,人類文明和科技的進步往往源於戰爭的需要。
話說當時美國的戰略思維,可以概括為“一招制敵”——一招把對方搞死,和“不被一招制敵”——希望自己能自保,對方搞的時候不至於一下子被搞死。正是基於這樣的戰略思維,美國將所有指揮系統、情報站等,進行內部串聯和互通,這樣,即使敵對方搞死了一個點,卻不影響整個系統正常執行,而這也即網際網路的雛形。
再後來,互聯技術向教育領域擴散,最早的校內網在常青藤盟校產生,包括布朗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康乃爾大學、達特茅斯學院、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
Email誕生是網際網路傳播的真正開始。而email的產生其實也和戰爭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第二節 人類傳播的進化史(3)
1971年,美國國防部資助的阿帕網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出現了:參加此專案的科學家們在不同的地方做著不同的工作,但是卻不能很好地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原因很簡單,因為大家使用的是不同的計算機,每個人的工作對別人來說都是沒有用的。他們迫切需要一種能夠藉助於網路在不同的計算機之間傳送資料的方法。為阿帕網工作的麻省理工學院博士RayTomlinson把一個可以在不同的電腦網路之間進行複製的軟體和一個僅用於單機的通訊軟體進行了功能合併,名之為SNDMSG(即SendMessage)。為了測試,他使用這個軟體在阿帕網上傳送了第一封電子郵件,收件人是另外一臺電腦上的自己。儘管這封郵件的內容連Tomlinson本人也記不起來了,__
但那一刻仍然具備了十足的歷史意義:電子郵件誕生了。Tomlinson選擇〃@〃符號作為使用者名稱與地址的間隔,因為這個符號比較生僻,不會出現在任何一個人的名字當中,而且這個符號的讀音也有著〃在〃的含義。阿帕網的科學家們以極大的熱情歡迎了這個石破天驚般的創新。他們天才的想法及研究成果,現在可以用最快的——快得難以覺察——速度來與同事共享了。現在他們中的許多人回想起來,都覺得阿帕網所獲得的巨大成功當中,電子郵件功不可沒。
此後的網際網路傳播發展,中國幾乎與全球同步了,而我們作為這個傳播時代的參與者,相信都會將這個時代做出自己的判斷。
我們大致將中國網際網路傳播,分為三個重要階段:
第一階段,媒體網路化時期,網路就是企業和媒體的公告欄,或者稱為企業和媒體的電子版和黃頁,這個時期主要是以展示為特點,我們可以稱之為媒體網路化時期,這個時期網路還不具備媒體的特點,僅僅是媒體的延伸。
直到什麼時候才使網路具備媒體的特點呢?只有自媒體的誕生,也就是第二個階段,網路媒體化時代,BBS、BLOG、SNS等自媒體的誕生,意味著網路能表達自己的聲音而不是其他媒體的聲音,網路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特的媒體型態。
Twitter的誕生、中國新浪微博的誕生,是圖文影片均能夠透過一個平臺實現了人人皆媒體的時代,使網際網路進入下一個時期——網路社會化時代。這個時期,傳播變得社會化,原來是對方說,我看;後來對方說,我可以評論;今天是人人說、人人可評論,還可以評論人人,媒體已經超越了以前的所有型態。
2。2像藝術家一樣做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