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部分人認為錯在巫皇,和神明沒一點關係,仍堅持信狼神。於是在一系列文的武的爭鬥之後,巫印族被分成了南北兩部分。其中北半部分信狼神,南半部分信熊神,月狼坡便在巫印島的北半部分。
令方勝不安的是,在巫印族南北分裂之後,有三面旗仍在月狼坡儲存著,另一面旗卻不翼而飛,北巫印族認為是被南巫印族盜了去,便以“你們既然已不信奉狼神就不該留著祭祀狼神的重要祭品”為由向南巫印族發動戰爭,南巫印族不僅不承認,反而又以“征討巫皇餘孽”為號拼死反擊。方勝才不關心巫印族的內戰,他關心的是那面旗哪去了。然而人家全族打了不知多少年仗了,也沒把那面旗找出來,更何況他只有一人之力。若是幕祀的確是讓他找旗,並且四面旗都得找到的話,那方勝很顯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解開火靈玉之迷的線索就此斷掉也說不定。此時方勝心裡只抱著一絲僥倖,即幕祀是讓他來學那四面旗上的巫術,而且是隻學一個就好。他這樣想也不無道理,因為永珍谷石壁的圖案上雖然也有四面旗,但那四面旗實在是太小了,以真旗的大小,不太可能像放戰獅幻化的小石頭還有還虛葫那樣放上去。
除了學了巫印族文字以及瞭解了這些典故之外,方勝還以更大的勁頭學著巫文,巫文是巫祝學習和施展巫術時的專用文字,它們每個字都帶有多種語意,而且一種語意一種發音,每一種發音都和其餘發音有著極細微的差別。在學巫文時,方勝幾乎頭都要大了,巫文簡直就完全獨立於馭龍洲內陸文字與巫印族文字之外,讀和寫的習慣都另走蹊徑,簡直就像是專門為了難為人而創造出來的一樣。
但是方勝知道巫術的妙處,他很容易想象,靈力同樣多的兩個人對戰之時,假如兩人的靈力全用光了,那麼會巫術的那個肯定就是最終的勝利者。另外,實際上修士大都能一心多用,如果在戰鬥中使用法器、法訣的同時陰一個巫術,絕對讓人防不勝防!
正因為如此,方勝在學巫術時便想盡量找些攻擊性的巫術。
第二五三章 遊歷
令方勝極失望的是,他雖然找到了不少攻擊性的巫咒,但是卻沒有人能教他。實際上他平日裡能見到的大巫祝和普通巫祝全都不怎麼會攻擊性巫咒,專精攻擊性巫咒的是巫使。但是巫使又向來不參加黑豬沼的日常活動,全都不知躲在哪練咒術,以至半年來方勝竟連一個攻擊性的巫咒都沒學會。
按說他已經學過了巫文,完全可以自己試著唸咒,但是每個巫咒都至少有上百字,每個字能發三種以上的音,就以三種音算,他要想試出一個巫咒的正確念法,就得試三乘三,再乘三,一直乘以一百多個三,最後得幾,他就得試多少次……哪怕是一個最簡單的攻擊巫咒,他運氣只要差那一麼一點點,就夠他試一輩子的了。
方勝在喪氣的同時卻漸漸摸清了巫使在巫印族中的作用,如果說大巫祝相當於修真界的一城之主,巫祝相當於一縣縣令,那麼巫使便是城中的守衛,縣衙裡的官差,除了抓人傷人殺人的本事之外,他們什麼也不學。稍稍有些特殊的地方是,這裡巫使實際上要比巫祝還高一級,他們都是從有此天賦的巫祝中挑選出來的。
相較於巫使,巫祝們學的就十分博雜,巫印族並沒有限制巫祝學攻擊性的巫術,但是巫祝的職能更傾向於為子民服務。巫祝幾乎個個都懂醫術,他們精通一些方勝暫時還無法理解的小竅門,這些竅門根本不需要靈力不需要念咒,只要幾個簡單的動作,便能讓受傷的人止血止痛,便能讓昏迷的人暫時恢復神智,方勝後來才知道,當時秋華被他勒得斷了氣,喬婭將秋華救活時用的便是從巫祝那裡學來的小竅門中的一種。對這種神奇的醫術,方勝學起來自然不遺餘力,但是他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全都硬記了下來,以備以後應急。除此之外,方勝還知道原來所謂的七大常用巫術,其中竟然有四種是救死扶傷之用,而方勝繼清心咒之後最先學會的也是這四種巫術。按理巫祝應該是想學什麼學什麼,但是方勝現在還不是巫祝,正處於試煉階段,所以只能是別人教什麼他學什麼。半年來他只學了這四個巫咒,也是毫無辦法的事。
要學的卻不是自己想學的,對方勝這種性子的人來說,實在是一種折磨。如果不是有秋華天天安慰他,方勝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堅持得下去。
羅恩兄妹和巫祝早回去了,現在的黑豬沼,方勝能說得上話就只剩下秋華一人。每次練累了,方勝便會跑回去向秋華髮一番牢騷,秋華則只是含笑聽著,便在秋華的微笑中,方勝心頭之火總會慢慢熄滅。後來方勝想了個事半功倍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