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能做、不能做,主觀性

六個月後,衛鏗折躍到了銀虹星。 核心太空設施中。衛鏗作為一個青年人,左顧右盼地看著外圍恢弘的場景。筆直挺拔的身材站在廣場上很突兀,但是這星際造物中則是非常的渺小。 銀虹星是一個直徑兩千公里的改造後天體,整體如同一個扁平的甜甜圈。 就彷彿星球如同麵糰一樣被壓扁後,中心掏出來一個洞,折躍點就位於甜甜圈的中心。 衛鏗所在大廳,是一個泰山那麼大的鏤空空間城市,放開視角環視空間城市的外圍,整個銀虹星如同卷軸一樣的大陸繞在了周圍。據說這樣的小行星,是仿照某個“行星級別”戰艦設計的,只是該星體上的最高長官只能構建一個‘形’。 可參考,二十一世紀村長在自家門口砌一個航母模型宅子。 現在銀虹星相對宇宙中那些大勢力,就如同一個村與北上廣相比,只不過這個村的帶頭人在大城市打過工。這裡兩千年前的星長,在大型戰艦上服役過。 衛鏗仰頭看著上方空曠處,一排排的是環繞銀虹星的小行星群體。 這些體積在兩百米不等,外形是絕對規則的幾何狀,數量達到上億的小行星觀測群,是為了精確地校準銀虹星周圍的三顆恆星。 銀虹星的所在區,是有三顆恆星的。也因為三顆恆星的中央引力點時常變換,也成為了這裡宇宙星門的樞紐中心。 銀虹星雖然龐大,但是與恆星相比也就是一個小螞蟻。為了要不斷保持在三顆恆星的適當引力點上,銀虹星透過姿態調整,對三顆恆星引力進行動態“借力”,類似帆船藉助風向進行航行。 這種透過翻身打滾的方式在三顆恆星引力場中左右橫跳,以至於達到“自由翱翔”的程度,是太空中的舞者。 由於要在多恆星體系中,以動態方式維持人所在星體的穩定,銀虹星太空工作量遠比紋鐵星要大。 每日要維護的太空設施板塊數以億計,數百億的勞工如同螞蟻們修建蟻巢一樣,在太空中貢獻力量。 衛鏗呆呆地仰頭看了前方的星海投影模型五分鐘。廣場上週邊機器人立刻尋上前,開始詢問資訊,為衛鏗這個新來的介紹工作。 其熟練業務素養,讓衛鏗自己心裡愣了一下(思維加速一萬倍下,情緒不會在表情上顯現),然後不由呵笑了。 社會聚落有這麼一條定理:對於一個地方來說,從外地流動過來的人力,是“紅利”,因為外地人要租房,要買消費用品,同時還要從零開始換取社會地位的。總之是必然要燃燒放熱的“柴薪”。 相對而言,本地人有了住宅,有了人脈,就有資格懶。 所以在進入商業時代後,佔據了交通樞紐的地區,就非常期待“流動過來的人口紅利”。當地渡口車站,會專門的形成牙行,以便於能方便榨取勞動力。 銀虹星的上,已經是標準化機器人。顯然,這個地區對外來勞動力利用是已經有一條流程了。 衛鏗微微點頭道:“那就在這裡看一看。” 當衛鏗顯現了一級暗能,機器人閃爍代表可以通行的綠光,語氣非常一般地為自己介紹公共區域的工作。 在聽完介紹後,衛鏗老實巴交表示,謝謝。但是機器人直接轉身了。 在衛老爺的隨身系統中,景谷雨:“你為什麼不顯現出高一點的暗能呢?” 衛鏗順著地面游標為自己畫好的道路:“因為,嗯,我不想被佔便宜。” 衛鏗來自近古時代的軸性:在生活物資很豐富的二十六世紀後,賺多少並不重要,不被利用很重要。 進入銀虹星第一個月,衛鏗被安排到了有機物生產區域作為監工。這是巨大甜甜圈構造的外管道區域。 這裡是一個個直徑八十公里,蚊香一樣的玻璃環帶區域,一圈圈植物在這裡面成長,在光合作用下創造有機物。 每立方公里,五個勞工來負責。而這些勞工在這些玻璃管道的居住所中,需要一天勞作20小時,雖然如同小草日復一日光合作用,每年生產數百億噸有機物,但卻是赤貧狀態。他們每日的報酬就是部分氧氣和水。 在這裡,勞工們每日最低工資只有二十立方的氧氣來供應,如果賣力苦幹,每天就能有兩百立方“豐厚”的氧氣報酬。 在生態倉外的其他艙室呼吸是免費的。可是其他艙室有他們不免費的東西。例如工業艙室食物則是三個小時的工時,才能賺取一份。反觀農業種植艙內,食物是免費的。 衛鏗評價:這種既不會讓管理者資產因為薪水而變少,又可以發足夠的獎勵,展現出管理方在“薪酬”上大方的模式,真的是商業鬼才。 …… 商業基於人們對價值的認識的等價交換,是相互滿足需求!而資本為了利潤,進入了商業後,則是要憑空創造需求。 在星表時代,自由商業曾被鼓吹為讓人類發展的終極,將滿足人類越來越美好的幸福追求。所以商業一定能壯大發展。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