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
↓↓↓
李大郎,李世揚,居濱州。
李二郎,李仲揚,居京城。
李三妹,李心容(暫未出場)
李四郎,李悠揚(妾侍所生,記在林氏名下。暫未出場)
李仲揚——
原配寧氏(沛國公庶女,已歿),生一子李瑾軒
繼室沈氏(沈慶如,長安侯嫡次女),生一女李安然(女主)
容翠(原沈氏丫鬟,已歿),生一女李安寧
周姨娘(周蕊,富商嫡女,有納妾文書),生一子李瑾良
何姨娘(何採,李府老嬤嬤外孫女),暫未生育
【宋家】
宋世峰——
趙氏(梁國公嫡女),一子宋祁,一女宋敏怡
兩妾(共生一子三女,名字暫略)
(人物關係表會根據後面出場人物逐漸新增)
☆、第四章 細嗅薔薇
李府下人微彎身子,前腳挨著後腳跟,身碰著身,卻是鴉雀無聲。
馬伕停了車,搬了馬凳放置好。婢女撩開簾子,便見一個老婦人彎身下車,沈氏不怕李二郎,卻獨獨怕李家老太。
頓了片刻,沈氏方才反應過來,笑上眉眼,上前去扶:“老太太千里迢迢過來,舟車勞頓,兒媳已備好了酒菜。”
李老太巡視了一眼那黑壓壓一片的人,眸色更冷:“致遠呢?”
沈氏暗暗叫苦,微彎了身:“朝中同僚有事,二爺相談去了。”
周姨娘本不想在這種場合當出頭鳥,誰想眼神不小心與沈氏對上,見她示意而來,只好笑著接話:“因是急事,大概會晚些回來。二爺差人回話,他一忙完,就立刻回來,還請老太太先行歇息。二爺常說,家事總比不過國事的。男子因以國為天,君為上。”
身為將軍夫人,李老太也明白。確實如周姨娘所說,家事自然是沒國事重要。這才收了不滿,淡聲:“領著一家子在巷子裡站著,像什麼話,都散了吧。”
得了話,下人便都散開了。沈氏在李老太右側,輕扶著李老太。左邊是跟了多年的馮嬤嬤。
馮嬤嬤自小就服侍李老太,後來嫁了李府馬伕,生了一女。馬伕嗜賭,正逢李家落魄,便拋棄妻女跑了。馮嬤嬤二話不說將女兒送人,自己全心侍奉已落敗的李家。
李老太心中感激,待李家形勢好轉,讓人去打探馮嬤嬤女兒下落,知她自幼過得艱苦,嫁了個屠夫,待她也不好,只生了個女兒,名喚何採。李老太便想讓李大郎納何採做妾,但因年齡相差太多,不忍將來變成老夫少妻,就做主讓李二郎將她納進門。這才減輕了她多年來的愧疚。
如今一看,那何採並未來迎,李老太倒也不氣,反而略有憂色:“採兒身子可又是不適?”
沈氏應聲“是又染了些風寒”,心裡卻默默的想,何採的身體是不太好,可也不至於三天兩頭病著。不給她請安,也不一塊吃,平日設宴也不出來,只待在自己的院子裡。明明是個十七歲的人,卻是七十歲的心。因知道她外祖母對李家的情分,李仲揚也不薄待她,該有的有,該送的送,但也少去。兩人性子都是淡然偏著冷漠,見了面,活似陌路人。沈氏也猜不透何採在想什麼,想到自己那博學又俊朗的夫君,真不知是哪裡不入她眼了。
李老太說道:“定是你們欺負她了。”
沈氏賠笑:“採兒妹妹確實是身子不大舒服。”
李老太對馮嬤嬤道:“這不用你候著,去看看採兒吧。”
馮嬤嬤對李家忠心無二,可到底是年紀上來了,也想有兒孫伏膝。想著自己的親生女兒對自己閉門不見已是懊悔痛心。那外孫女長的神似她娘,每每見了總覺親切。自己有意無意求得老太太應允她,讓何採做了李家人,一來是為了親人榮華著想,二來是可以常見。得了李老太的話,不由大喜:“老奴去去就回來。”
走過前院,步子還未踏入大堂,李老太便道:“那小丫頭前日該滿月了吧,現在何處?”
沈氏聽她尋安然,心下不由噔噔直跳,這果然是要質問她了麼。一面心慌,一面讓奶孃抱她出來。
奶孃抱著安然出來時,安然就覺得大堂裡的氣氛不大對,為什麼每個人都不說話,連平日裡愛嬉笑的周姨娘也大氣不敢出。仔細一想,對,李老太,也就是她的祖母來了。想罷,鼓了鼓腮子,轉眼見到個老人家,她立刻露出笑顏。
李老太一見襁褓中的小人兒笑得如春光燦爛,愣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