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豐十年進士及第,少年身成狀元郎,入翰林授修撰。沛國公當即將自己的女兒九姑娘許配給他。九姑娘雖是庶出,但自小養在老太太身邊,身份也算得尊貴。許給家道已敗落、剛露鋒芒的李二郎,也算是他高攀了。

沛國公的眼光不差,李仲揚為人穩重而不失果敢,處世毫無稜角,又有妻子孃家幫扶,天子憐其為忠臣之後,一時官場順意,年紀輕輕便深得天子寵信。

李仲揚與妻子琴瑟和鳴,雖納了妾,但也不過是隨了母親的囑咐,為李家開枝散葉罷了。

可惜寧氏生下一子後,不久便歸了西。

兩年後,李仲揚被提拔為翰林學士,娶長安侯嫡女沈氏做了繼室。

沈氏性子溫順,但容貌並不十分美麗。又因其出世時是逆產,其母不喜,長輩也覺不祥,府裡上下都不太待見她。那日花會,無意見到那年輕學士,當時不過是眼神交匯片刻,不想幾日後,便有媒婆上門,一問,竟是替李家二郎做的媒。

長安侯家中與沈氏同輩嫡出的有兄弟四人,姐妹三人,沈氏非嫡長女,又並不得寵,那媒婆一登門,族中長輩立刻覺得這是段好姻緣。誰都知曉入了翰林前途不可限量,若做了學士承旨那基本便是丞相的接班人,況且填房也是正妻,倒也不會太委屈了她。

母親差人來告知她時,沈氏也順了他們的意,反正這不過是跟她說一聲罷了,哪裡有自己做主的份,便點頭了。

成親那晚,李二郎對那將與自己過一世的新娘子道“同為逆生子,我懂你,願你也懂我”。

沈氏那時才知,那花會一瞥是生了情,只是後來探得她的身世,才決意要娶。這男子,外在繁花似錦,可在敗破的家族中爬到今日位置,其中苦楚卻沒有一個枕邊人可安撫。簡單一句話,已讓她心疼得怦然心動,立刻下了決心,隨他一世,不離不棄。

可惜嫁入兩年,一直都未生養。李仲揚不急,畢竟已有兒有女。但沈氏不安,勸他多納妾侍,李二郎也未有表態。沈氏便將自己的陪嫁丫鬟推給了他,丫鬟也爭氣,很快便有了身孕,可生下一女後不到半年卻撒手而去。沈氏念及舊情,自己又膝下無孩,便將那婢生女記在自己名下,取名安寧。

婢女去世那年清明,李二郎跪在祖墳前,退了下人,執著沈氏的手,對那墳冢說道“此生再不會做混賬事,願先祖庇佑”。

那時沈氏才知,他這位置,也不知是背棄了多少恩師好友、踩了多少人的屍身上來的。前妻、妾侍接連死去,便覺得是自己作孽過甚,如今決定洗盡過往罪孽,為妻妾、子女祈福。

沈氏大膽的握住他的手,想寬慰幾句,卻終究未尋得什麼話,只是靜靜陪著這看似剛毅堅強,實則疲累空虛的男子,直至斜日頃落。

自此,李二郎待她更是不同。

如今在李仲揚一眾翰林學士中最為得寵,提拔為承旨學士指日可待,前途大好,膝下唯一名正言順的嫡女出世,上門攀親的人立刻多了。

沈氏不便招待,婦人來了房中一般都是說幾句寒暄的話,說到結親的事,她便笑笑推說孩子太小。言笑晏晏間旁人也聽出了她不願談這話題,識趣的打住了,不至於讓她太為難。

這日剛吃過午飯,下人便報宋府的趙夫人到了。

沈氏一聽,忙讓僕婦引路迎進來。

趙氏是梁國公嫡女,與沈氏自幼丨交好,情誼深厚。後來嫁與鎮國將軍之子宋成峰,如今宋成峰任職吏部尚書,官居二品。一家獨住在皇上賞賜的大宅子。一妻兩妾,有嫡子宋祁、嫡女宋敏怡。妾侍共生得一子三女,也是個熱鬧人家。

兩人即便各自嫁人,也常有來往。當初沈氏要嫁給李仲揚,最不滿的便是趙氏。認為家道敗落的李家人根本配不起沈氏,只是父母之命,她一個閨中好友也阻攔不了什麼。婚後來過幾回,見兩人伉儷情深,這才放寬了心。

趙氏已生了兩個孩子,但自小千寵萬愛,嫁的夫君又待她極好,沒吃過什麼苦頭,性子仍如小姑娘驕傲直率。不等那僕婦去迎,已自己進來,笑道:“阿如,我來看你了。”

下人已去煮水泡茶,單是這大大方方的喊閨名,不如其他官家人喊一聲沈夫人,兩人關係已不必明說。除非是不長心的下人,才會想這人好不客氣。

沈氏見了她也是開心,不怪她如今才來,而是知她體恤自己,更覺好友貼心,見她坐前,便拉了她的手:“我倒明白在我有身孕時,你囑我多走走的用意了。如今不過在這屋裡待了幾日,我便覺無趣得很。想著還要待上大半個月,都睡得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