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的,春歌也就告辭回家。回到褚家,春歌又把芳孃的話對褚夫人說了。褚夫人低頭不語,過了會兒才搖頭,這姑娘究竟遇到過什麼事情,才能對人的好意定要分個一清二楚,不敢輕易相信人呢?

春歌等了會兒,等不到褚夫人的回答,輕聲問道:“太太,要不要把這事告訴大爺?”褚夫人搖頭:“罷了,隨他去吧。你去和你男人說,要有合適的生意,也悄悄幫襯著他們姐弟倆,做小生意不容易啊。”春歌領命而去,褚夫人依舊瞧著賬冊,那心卻無法放在賬冊上,若不是有這樣清楚明白的心,當日也不會和自己談那場交易吧?

書坊開了張,秦秀才聽芳孃的話,日日在店裡都拿著本書看,每日也做一篇文。漸漸也有來店裡買書的客人和他論一些學業,有談得攏的也有約秦秀才去會文一二。

滄州城裡的讀書人比起鄉下的讀書人那可多了許多,有學問的人也不少,秦秀才自覺會文時候自己學問還是不夠,於是白日看店,夜裡在燈下又讀到三更才去睡。

秀才娘子雖心疼他,可是丈夫努力上進,做媳婦的怎麼好攔,只得叮囑宋婆子平日做飯時候多給秦秀才熬一些湯水來滋補。

轉眼年下已到,書坊臘月二十五的關門下鎖,等正月初五再開門,秀才娘子也孕期滿足,臘月二十六生下一個女兒。女兒的降生讓秦秀才高興不已,這下他們也算是兒女雙全的人了,周圍鄰居們知道了,又送些紅糖雞蛋掛麵來好讓產婦做月子。

這個年秀才娘子在做月子,鄭老孃要服侍女兒做月子,秦秀才也就沒回桃花村祭祖,秦家自然也沒什麼人來賀喜。秦小妹和鄭家知道秀才娘子生了,都趕在洗三那日來瞧了產婦,送了年禮。

秦小妹家住的近些,到的也要早一點,進了屋抱著侄女歡喜的不得了,在她臉上親了又親,拿出銀鎖銀鐲來給侄女戴上,嘴裡還唸叨個不停。

春兒在旁瞧的眼熱,揮舞著小手道:“小姑姑,我也要我也要。”秦小妹順手拿塊麥芽糖塞進他嘴裡:“做了哥哥,可要護著妹妹,哪能和妹妹搶東西?再說你出世時候,小姑姑也送了你小銀鐲,只是現在你大了戴不上了。”

是嗎?春兒抬頭去瞧鄭老孃,鄭老孃雖然忙著服侍產婦,可是也不忘了自己的外孫,在他臉上親一下:“是啊,你小姑姑可疼你了,那銀鐲想還收在你娘櫃子裡,等你娘出了月子,你去尋她要。”

既然外祖母說是,那就是了,春兒沒有再問,只是掂起腳尖去瞧小妹妹,還伸手點一點她的臉,對秦小妹道:“小姑姑,這妹妹可沒有表妹長的好看。”秦小妹把侄女放低一些,摸一下春兒的頭:“你表妹都兩歲多了,當然不會皺巴巴的,等再長長,你妹妹就有那麼好看了。”

正說話時候,芳娘領著秀才娘子的大嫂鄭大嫂進來,鄭大嫂收拾的乾乾淨淨,見了婆婆先問好,又進房裡問候過小姑,這才出來坐下,抱著外甥女也是誇了又誇,聽到鄭老孃不回家過年,眉頭皺了皺就道:“按說不該如此,只是小姑這裡沒個老人,姑媽雖然能幹,終究沒生過孩子,婆婆您要在這待到小姑出了月子我做媳婦的也不好攔,只是還請婆婆等小姑滿了月就回家,那幾個調皮孩子這些日子想您想得不得了。”

媳婦客客氣氣,做婆婆的也就順勢而為,笑著接了禮,又問幾句家裡的情形,留著吃了一頓飯,明日就是大年夜,都要趕回家過年,吃過飯就匆匆告辭。

這個年因了秀才娘子在坐月子,又不須回鄉祭祖,過的也比平日簡單許多。吃過了團年飯,芳娘帶了紙錢香燭走到火巷那裡,點起香燭,燃起紙錢,潑了水飯,希望爹孃的魂靈今日都來這裡,以後這就是家,不要走錯了地方。

看著風吹走了紙灰,芳娘默默唸叨幾句,面上露出笑容,從此後這裡就是家了,桃花村昔日的一切都沒了關係。

搬進城裡最歡喜的就是春兒,周圍店鋪也有幾個和春兒差不多大的孩子,當日在桃花村的時候,秦秀才怕春兒聽了些什麼不好的話去,把他拘在家裡,並不許他出外玩耍,除了家裡人就是秦小妹的孩子還能見一見。此時多了些玩伴,春兒心裡就是十二萬分的歡喜。用不了三天五天,就和他們玩的熟了。

見兒子比在桃花村裡活潑,秦秀才也覺得一味拘著他不好,趁了過年時候店裡歇著,也帶了兒子上街逛逛,就算不買東西,去瞧瞧也好。

過年時候雖說歇業的店鋪不少,可那些擺攤小販比平日要多許多,這趁了過年進城來逛逛的村人不少,那賣吃食和賣布料的店,生意更比平日要好很多。春兒牽著秦秀才的手,不時問東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