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給他這麼好的待遇?急診科現在已經拿下了國家急救中心專案。完全是秦大夫的功勞。急診科這裡的病人以前都往專科送,現在根本不轉了,急診科兩個醫學團隊,只要是進了急診科的病人,全部由急診科直接治療了。腦外的手術,秦大夫都能夠做得了。這年輕人,真是了不得。”
“這位老伯,剛才那個大夫說的,急診科曾經治好過脊椎受損的傷員,是不是真的?”張國堂問道。
“這還能有假?其中有一個就是譚山市的大名人。高廷元,譚山首富,發生了嚴重車禍。脊椎斷了,就是秦大夫給治好的。現在都能夠走路了。這事情整個譚山市的人都知道。”那個病人對秦川的事情如數家珍。
沒等張國堂藉口,那個病人又接著說道:“我跟你們說,其實我是自己過來看病的。就是衝著秦大夫的名字過來的。我這病原來一直在專科看,一直沒有什麼好轉。所以,我出了院。自己跑到急診科來了。還害得秦大夫和專科打口頭官司。”
那個病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
這種情況還真是不少,急診科這麼一干,立即讓整個譚山中心醫院的氣氛開始有些不對勁了,一來醫生看到病人都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現在完全不一樣了,態度相當的和藹。譚山中心醫院從來不缺病人,所以這病人來不來,各個科室從來不會擔心。但是出了一個急診科這樣的妖孽之後,這種情況就悄然發生了變化。
急診科的病人處置非常快。小病都是當天處置當天出院,大病也是幾天時間就出院了。這樣一來,急診科加速了病人的流動速度。病人就似乎一下子少了不少。
雖然病人多的時候,各個科室都是非常的頭痛,但是病人一下子少起來了,各個科室開始幾天還好好慶祝了一番,但是很快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了。沒有了病人,意味著他們的收入將會驟減。
一開始。他們與急診科打口水仗,罵急診科破壞規矩。搶其他科室的病人。但是醫院對急診科的愛護已經到了偏袒的程度。他們只能順應這種潮流。於是,譚山中心醫院的醫風一下子提升了起來。
剛才停何小康那麼一說,張國堂還以為是何小康只是為了想爭取這臺手術而已。畢竟這樣一臺手術,肯定是能夠給急診科增加一筆不小的收入的。
但是此時聽其他的病人這麼一說,張國堂開始猶豫了。
而且張志原的媽媽楊鳳琴已經給不少熟人打了電話,也問過了一些醫學專家。都是沒有太大的把握。他們總是會強調“機率”。這個兩個字眼,在與秦川的談話中幾乎沒有聽到過。
“要不我們再找找人,看星港那邊的醫療條件是不是更好一些。實在不行,我們送兒子到國外去。”楊鳳琴說道。
張國堂搖搖頭:“這樣拖來拖去,害得只能是兒子。就在這裡吧。”
“就在這?你別聽他們瞎說。我知道了。你反正是準備跟那個狐狸精去過你的小日子了。將來可能還能生一個。我就這個兒子。我不能讓我的兒子冒任何風險。”楊鳳琴說道。
“你總是這樣不講道理。這個家搞成這樣。你難道從來都不用檢討一下自己的行為麼?我是一個男人,你呢,事事只能依照你的意願去做。不管什麼場合,你都一意孤行。絲毫不給我留任何面子。我是個男人。我有我的尊嚴。”張國堂火氣上來了。
“家裡的一切都是我掙來的。我拼了命的為了這個家,你卻拿著我的錢到外面養狐狸精。現在還準備不要這個家了。你還要我從我自己身上找原因?”楊鳳琴也是暴跳如雷。
“你們,你們……”張志原醒了過來,看到的依然是自己不能忍受的一幕。張志原有些搞不明白,家裡貧窮的時候,一家人可以其樂融融。可是家裡富裕了,條件好了,一家人反而不像一家人了。
“兒子,你醒過來了?”楊鳳琴驚喜地說道。兒子對於她來說,高於一切。張國堂也暫時忘記兩口子之間的不快,走過去,做到張志原身邊。
張國堂與楊鳳琴兩個人的反應讓張志原一下子忘記了這個在支離破碎邊緣的家庭境況,似乎一下子又回到了從前。一家人在擁擠的小房子裡幸福地生活的情景。
“兒子,你別擔心。媽就是傾家蕩產也要治好你。國內不行,咱們去國外。現在醫術這麼先進,一定可以讓你恢復正常的。”楊鳳琴說道。
“對,兒子,你別擔心。一切有爸媽呢。”張國堂說道。
“爸媽,我們以後一家人就像從前一樣,一起好好地過日子好不好?”張志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