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氣的劉備?
估計曹軍是放棄陣地與輜重遠逃了,論說騎兵的任務就是追上去,掩殺敵軍,獲取更大的戰果;可是必然也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任何逃敵留下斷後的肯定都是精兵,除非是突然潰敗,否則不會有隻顧逃命的敵人,但現在的曹軍顯然並沒有潰敗,別說那絕對會遇到的斷後精兵,就是留有埋伏也是說不定的事。
而向後看去,那劉備竟然不急不躁,在指揮排列著一個防守的陣勢,一步步地向這邊逼近過來;自己如果放棄這無數的牛馬,徑直向前進擊,標準的是為劉備火中取栗,讓那個大耳朵坐享其成,最後以大量繳獲、零傷亡的戰果向主公報功,這算什麼事?
不行!一點東西也不能留給那個縮在後面的大耳朵,到手的東西不撿那是標準的傻瓜,先撿東西后追敵,那才是魚與熊掌都兼得的美事,打擊敵人以後有的是機會,眼前的利益日後不可能再碰上,做事情總要分個輕重緩急,俺文將軍明白得很,吩咐士兵,先收東西后追敵,敵人是舍財保命,咱們是捨命不捨財。
士兵們全都興奮了,有誰願意拼命不願意發財?一瞬間,衝鋒的佇列散了,全都奔向了牛馬,以及那上面馱著的好東西。
文丑看著自己英勇的戰士執行軍令那麼迅速,不禁得意地笑了,回望劉備,還那麼慢吞吞地結陣緩行,如臨大敵,真有點可憐他,就這麼個笨鳥,也不知以前怎麼帶兵打仗的?等你趕來殺敵?黃瓜菜都涼了!
正感嘆間,突然敵軍陣地上衝出了一時數不清的鐵騎,猶如一支支利箭向自己射來,敵軍沒有像慣例那樣擂鼓吶喊,直如同一陣無聲的風就刮到了自己馬前,此時自己的部隊卻還在各自瘋搶著東西,沒人理睬發生了什麼。
文丑稍愣神的工夫,四周已經全成了敵軍的長矛大刀,隨著敵軍陣地上明顯滯後的戰鼓響起,文丑已經在驚恐中顧前顧不了後了,親兵們也亂了,因為橫衝直撞過來的不僅是曹軍手中的刀槍,還有那雨點般的騎弩,誰能是金剛不壞之身?
只頃刻之間,文丑喪命於亂戰之中,部隊群龍無首,瞬間崩潰,幸喜都是四條腿的騎兵,逃命也極方便迅速,後方不遠處就是劉備的步兵戰陣,半數騎兵逃過了殺戮,被劉備的步兵給保護了起來。
劉備一看大勢已去,只得命令弓弩掩護,全軍緩緩而退,緊守黃河渡口陣地,曹軍倒也不敢相逼,只是重新搶回了自己的牛馬及輜重車輛,也是緩緩退去。
不幸的是袁軍不但未得到任何戰利品,反而倒摺進去近兩千騎兵,其中千餘士兵被曹軍生俘,袁軍自己的輜重牛馬反而被曹軍擄走千餘頭。
兩陣戰損兩員大將,袁軍人人皆惶,這時的袁紹反而鎮靜下來了。
袁紹心裡極清楚曹操想達到的目的:盼望著自己知難而退,息兵罷戰,你也太小瞧我袁紹了吧?我會利用你這一點的,你不是最怕我主力渡河嗎?那你就等著吧!
曹操啊!你這是在自掘墳墓。愛將的殞命,袁紹的心情無疑是悲痛的,但我只會化悲痛為力量,將憤怒成理智,咱們就繼續玩下去!
袁紹經熟慮已經謀定了新的破曹方略:正面大軍步步為營,另出兩路奇兵,一路襲取曹操的大後方許都;一路越嵩山截斷許都與官渡之間的曹軍糧道.這叫正中有奇,正奇相輔。曹操!且看你如何應付?
七十三 官渡:曹操的最後一站
人類對語言及字眼的運用早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同樣一件事,換上個不同的字眼,那感覺立時便不同了。
寫史的人用字很高明,一個字就能使一場軍事行動味道全變了,比如:《三國志&;#8226;魏書》中記載的曹操放棄陽武,退守最後一道防線官渡,這時的袁紹大軍已經把前三道曹軍防線:白馬、延津、陽武全部佔領了,《武帝紀》是這樣用字的:“公還軍官渡。紹進保陽武。”
撤退的曹操是“還”軍,進攻的袁紹反而是“保”陽武。絕吧?乍一看真難清楚是誰在進攻誰了。
連折兩員大將,袁紹傷痛之餘也接受了教訓,那就是決不再分散兵力,親提十餘萬大軍全部渡過了黃河,部隊穩步推進,步步為營,使得善於機動作戰的曹軍再無戰機可覓。曹操只得率軍步步退守,現在退到了許都的門戶官渡,已經退無可退了。
而袁紹依仗兵多糧足,實際上是連摧曹軍三道防線,雖然從戰術角度是失利兩陣,但戰略部署上無疑獲得了成功:曹軍取得大勝的兩地,現在已成為袁軍的後方,大批的軍糧以及各種戰爭物資現在可以暢通無阻地運往前線了,而且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