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奉。
呂布接到封號大喜,尤其是那張通緝令,這些以前他認為的大人物,現在竟然成了自己受朝廷委託擒拿的罪犯,能不得意麼?於是便向朝廷寫了個決心書,派陳登為使,去許都向曹操表決心,謝皇恩—其實還是惦念著朝廷承認他徐州牧的職務。
陳登還回來了,自己被朝廷正式封為廣陵太守,老父親陳珪增加了秩中二千石。呂布大惱,氣得甚至揮戟砍斷了自己的書案:“你老爸勸我歸伏的曹操,毀了與袁家的親事;現在我一樣實職沒得到,你們父子卻因為賣我都當官了,你替我辦的事呢?”
那陳登卻氣定神閒,等呂布發夠火了,才慢慢地開了口:“我見了曹操時是這樣說的:‘你對待呂將軍跟養老虎差不多,必須拿肉餵飽,老虎不飽就會吃人的。’曹操回答我說:‘不是你說的那樣,對呂布便如同養鷹,飢則能為朝廷捕殺袁術那樣的狐兔,飽了就會飛走不回來了。’那曹操就是這樣說的,將軍你看著辦吧。”
呂布一聽反而高興了,認為這是曹操看得起自己,比兔子高了一個檔次,能不高興嗎?是否從那就留下了“甘為鷹犬”這個成語?
沒用呂布飛出去替曹操逮兔子,那兔子自己找上門來了。袁術是什麼人?哪能容忍呂布這種無賴行為?悔婚、殺媒!不教訓他個狠的,那以後還不反天了?正好韓暹、楊奉二人帶了部分幷州軍前來投奔,袁術便派出大將張勳,率軍十萬,聯合韓楊,兵分七路,殺向了徐州。
呂布現在有多少兵呢?三千左右,其中僅四百餘騎兵,這下形勢真的像陳珪所預測的那樣:危如累卵。
實際上真實的要害還不在於看得見的外敵,那陳登這次的許都之行對呂布來說才是更危險的,陳登已經被曹操收為兩面間諜,這次回來就是來做曹操的臥底,曹操交給他的任務就是要想方設法搞垮呂布!按曹操的話就是:“這是隻喂不熟的狼!”
軍事上呂布毫無成算,內心大悔:聽你陳珪瞎忽悠幹嗎了?先找你算賬去,看你能退去袁術的十萬大軍嗎?
三十二 沒曹操呂布也能爽一把
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戰爭雙方的主帥最怕的就是前敵指揮員臨陣倒戈,要不怎麼會有那句感嘆:打虎還是親兄弟,上陣還是父子兵。最起碼不會出現臨陣倒戈的擔憂。上陣倒戈的現象一旦出現必將是致命的。
袁術的前敵統帥張勳就嚐到了這種滋味。呂布找陳珪去算賬,被陳珪一番指點恍然大悟,回去後馬上實施,立見成效。
他給韓暹、楊奉寫了封信,大意說:我曾立剷除董卓之大功,君也有護駕東歸之偉業,我等皆為國家功臣,何故相殘?袁賊張狂篡國,暴虐人民,天下共憤,舉國聲討,敗亡明鑑,英雄豈甘為虎作倀,助紂為虐?二將軍再立新功匡扶社稷,正逢其時也!
關鍵還是最後一句話:所有繳獲我呂布不取分毫,全部歸二位將軍。
韓暹、楊奉更是見不得利的主,那還猶豫什麼?戰場上呂布的弱旅開始向張勳的大軍接近。
古時候人都實在,開戰前都習慣來場大辯論,大概是先文鬥後武鬥的意思,離得遠了當然搭不上話了,倒沒有史載有誰突施冷箭射殺對方的主將,估計雙方也都小心著對方,盾牌早就預備好了,箭駑的射速又比不得子彈,安全是有點保障的。要是碰到現在的機關槍那就不成了,誰先開火,一陣突突,這仗也就不用打了。
雙方的部隊接近到不足百步時,張勳開始清了清喉嚨,準備搶先開罵,忽然自己的兩翼就亂了起來,韓暹、楊奉的部隊突然就動了手,刀砍的全是袁軍的將領,瞬間十餘人已經橫屍馬下,方亂間,呂布的騎兵開始了衝鋒,這仗還打它作甚?
掉頭就跑,部隊緊隨,後面再緊隨的就是呂布了,韓暹、楊奉也不甘落後,以後的場面就乏味了,兩軍開始了無休止的長跑大賽,追上也不容易,韓暹、楊奉的部隊還要搶東西呢,過一路搶一路,克一城光一城,別說是政府的財物,就是老百姓也全是家底翻盡,寸草不留,要草幹嗎?還得餵馬呢。
呂布率軍與韓暹、楊奉所部殺向壽春,水陸並進,所過郡縣無不掠空。等到達鍾離時,光搶的東西就帶不動了,這仗再打下去就沒啥動力了,滿載而歸吧。臨走時也沒忘了損袁術一通,呂布留書:
“足下不是常炫耀軍勢強盛嗎?一直要吞這個滅那個,可嚇壞我們了!我呂布可不如你驍勇,來到淮南,不過是一時興起,來閒玩兒一圈罷了,哥們兒卻像老鼠似的縮排壽春城,不出頭了。你的猛將武士呢?閒養著他們幹嗎?哥們兒貫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