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妃選定,正好皇上凱旋歸期以定,皇后把婚期訂在了皇上回朝的第三天,所以這些天宮裡宮外忙的人揚馬翻。
皇后忙著給愛兒娶親,所有的朝事都歸回到了耶律倍手裡。因為李胡的關係,芸夕也不願再待宮中,耶律倍更是不願李胡那色迷迷的眼睛盯著愛妻,索性讓她在家閒樂。
又到初七“偷放日”了,入鄉隨俗的芸夕放假讓大家去玩,呂不古和阮兒要去逛廟會,這幾天佛教越興越盛,廟會也越來越熱鬧,便拉著芸夕讓她也去:“芸母妃,別在家待著了,多悶的慌啊!跟我們到廟會去逛逛吧,可熱鬧了!母妃好久都沒出去散散心了,走吧,走吧!”
呂不古抱著芸夕的胳膊不放,一邊給小阿婁使眼色。
“呵呵,好吧!反正我們也沒事,就去逛逛,去叫你憐姨她們準備一下,這就走!”
芸夕也很久沒出去散心了,原本是倍答應要陪他們去的,可近日朝中為迎接皇上歸來,忙的不得開交,所以只能自己帶著孩子們去了。
“耶!呵呵,母妃最好了,阿婁親親!”
小阿婁第一個跳起來,姐姐和哥哥都不帶他,只有母妃出去自己才能跟著,所以抱著芸夕在她臉上亂親一頓,把口水糊了她一臉:“呀,我的小壞蛋,這臉還能出門嘛!嗯,呵呵…………”
芸夕極溺愛的捏了捏他的小臉蛋,又去撓他的小癢癢肉,小阿婁咯咯地直笑,口水再次流在芸夕脖肩膀上,惹的大家全笑了起來。
第五卷 第十四章 廟會風波
第十四章 廟會風波
孔廟,當初是因耶律倍提議而修建,契丹建國初期,阿保機一心崇尊漢學,也想學習中原漢人立個信仰來祭祀,便問侍奉自己左右的大臣道:“受命之君,應該侍奉上天,敬仰神靈。立了大功、擁有崇高道德的人,朕想祭祀他,誰應該排在最先?”
當是契丹朝臣中已經有很多漢大臣,有些契丹人也知道中原漢人崇奉佛教,都說應該是佛排在最先。
阿保機卻搖頭道:“佛教不是漢人本土的宗教,不值得我們祭祀。”
這時,年僅十七歲的耶律倍聽罷出班建議道:“孔子是萬世所尊崇的大聖人,應該排在最先。”
阿保機聞言大喜,立即下詔建孔廟,並讓皇太子耶律倍在每年春、秋兩季率領百官祭奠孔子。後又應眾臣所奏建立了佛寺,道觀。
歷經時間的推移,漢文化越來越滲透在契丹文化裡,廟會從早期的隆重祭祀活動,逐漸融入了中原的民俗民風,演變成今日的廟會。
而這上京城內不管是孔廟、還是佛寺道觀的廟會,但最興旺的要數雙塔寺,雖然年前發生了方丈被殺事件,卻仍未能影響到善男信女們的禮拜敬佛之心。
從大年初五開始,雙塔寺的廟會已經是人潮如湧了,四里八鄉的人,不論是漢人還是契丹人,都搶著到廟是燒頭一炷香,祈求佛祖保佑這一年平安順利。
廟會上,諸般雜耍,吃、穿、用、玩應有盡有。
竟是如同身處中原一般,有舞獅、高蹺、秧歌、旱船、竹馬、龍燈、臺閣和背閣、抬老四、頂燈、大頭舞、掛花燈等娛樂活動。
嗩吶吹,鑼鼓響,連空氣都是熱鬧的,一時間,鑼鼓喧天,人聲鼎沸,震耳欲聾。形成一道十分亮麗的中原文化景觀。
更有商販趕集,地攤上擺著長命鎖、玉如意、寶葫蘆、香袋、避邪劍、生肖石等,要什麼有什麼。
看著這熱鬧的景象,竟讓芸夕心中生出許多感慨來,一下子思緒就跑回異時空的未來去了。曾記何時,自己陪著媽媽去逛廟會,也是像呂不古這樣挽著媽媽的胳膊,邊說邊笑,幸福快樂,如今自己也為人母,心境卻和從前大不一樣了。
“小姐,這裡的廟會和咱們涿州的廟會都差不多了!可比前幾年熱鬧多了。”
連憐兒都有了這種感覺,看來如今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漢文化也更加滲透到契丹人的生活中去了。
拜過佛祖後,呂不古要去看漢人演的戲,阮兒要去看雜耍,小阿婁要吃冰糖葫蘆,卻都要芸夕陪著去,惹的大家笑個不停,芸夕抱起小阿婁道:“呵呵,呂不古,我們先給阿婁去買吃的,順帶去看雜耍,走累了再去素敬齋吃佛宴,坐下好好的看大戲,行吧?”
“咯咯,說來說去,芸母妃還是把我排在最後啊!不嘛,從阿婁回來後,芸母妃都不再喜歡呂不古了,我不依!”
小姑娘撒嬌,嘴上在埋怨,可那雙美麗如海洋般的眼睛裡全是俏皮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