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無量百千萬億諸佛,種諸善根,乃能於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
複次,修般若波羅蜜時,不見縛,不見解,而於凡夫乃至三乘,不見差別相,是修般若波羅蜜。
佛告文殊師利:汝已供養幾所諸佛?
文殊師利言:我及諸佛如幻化相,不見供養及與受者。
佛告文殊師利:汝今可不住佛乘耶?
文殊師利言:如我思惟,不見一法,云何當得住於佛乘?
佛言:文殊師利!汝不得佛乘乎?
文殊師利言:如佛乘者,但有名字,非可得,亦不可見,我云何得?
佛言:文殊師利!汝得無礙智乎?
文殊師利言:我即無礙,云何以無礙而得無礙?
佛言:汝坐道場乎?
文殊師利言:一切如來不坐道場,我今云何獨坐道場?何以故?現見諸法住實際故。
佛言:云何名實際?
文殊師利言:身見等是實際。
佛言:云何身見是實際?
文殊師利言:身見如相,非實非不實,不來不去,亦身非身,是名實際。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於斯義諦了決定,是名菩薩摩訶薩。何以故?得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相,心不驚!不怖!不沒!不悔!
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得聞如是般若波羅蜜具足法相,是即近於佛坐。何以故?如來現覺此法相故。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得聞甚深般若波羅蜜,能不驚!不怖!不沒!不悔!當知此人,即是見佛。
爾時復有無相優婆夷白佛言:世尊!凡夫法、聲聞法、辟支佛法、菩薩法、佛法,是諸法皆無相。是故於所從聞般若波羅蜜,皆不驚!不怖!不沒!不悔!何以故?一切諸法,本無相故。
佛告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若聞如是甚深般若波羅蜜,心得決定,不驚!不怖!不沒!不悔!當知是人即住不退轉地。若人聞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信樂聽受,歡喜不厭!是即具足檀波羅蜜,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亦能為他顯示分別,如說修行。
佛告文殊師利:汝觀何義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文殊師利言:我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不住佛乘,云何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我所說,即菩提相。
提?(歡迎您來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d
第六十八章 好吃再來
原本林貞娘以為沒什麼人來賀她鋪子開張的,卻沒想到這天不只是劉原、李安來了,就連左平也親自過來送了賀儀。瓦肆那頭交好的幾人要守著攤子走不開,卻仍是湊了份子,拜託了白天沒事做的孟大郎過來。
安家也有安泰過來,還帶來了安媛繡的一幅繡品——五福臨門。安家二郎一向沉默寡言,說了幾句話就沒了聲響,只是過了好一會兒才又奇怪地道:“山虎哥還沒來嗎?他說今天也要過來的……”
聽到陳山虎也來,林貞娘立刻到外面去張望,只是看來看去,也沒瞧見陳山虎的身影。
吉時到了,也不好再等下去。林貞娘只好吩咐林四點燃了炮竹。
鞭炮齊鳴,紅屑漫天,一時間,下門橋過往的人俱把目光投過來。不一會兒,倒聚了不少人。有那識字的,就把門口貼的大紅告示上的字唸了出來,因著免費二字,倒真有不少人駐足等候。
鞭炮聲才息,就有一群小娃娃竄上來,蹲在地上搶著找沒燒著的炮竹,嬉笑的鬧作一團。這時候,自然是沒人去攆這些孩子的,開業大吉,別管是什麼人,門口聚的人越多越好。
接過林四手裡的竹杆,林貞娘仰起頭,用那長長的竹杆挑下了門口匾額上的紅布,現出那上頭的描金大字來。
“這個是——”有愛顯的,眯著眼睛念出匾額上的四個大字來:“好吃再來?!嗄,這是什麼啊?都不知賣的是什麼……”
乍然看到這看起來有些不明所以的招牌,看熱鬧的人倒有些驚訝起來。
這時候,一般鋪子都是某記、某某行,像這樣直接來了四個字卻沒點明賣什麼的倒是少見。不過。倒也能看明白這是賣吃的……
劉原歪著腦袋,睨著林貞娘,道:“這看起來不像招牌,倒像是廣告。”
“那就當是廣告好了……”林貞娘笑笑,把竹杆丟給林四,直接往鋪子裡走去,“四郎,東伯。外頭麻煩你們了……”
劉原撇嘴